中国节能减排已没有退路。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降反升,节能减排两大指标均未能完成。在此背景下,一场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为主要手段的节能减排大行动全面展开。 先是国家发改委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主要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随后是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比如广西2007年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3.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并将目标向下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书;一些县、市、区再将指标进一步向下分解…… 在能耗居高不下、污染加剧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抓住“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制订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的约束性目标,当然是深得民心的明智之举;同时,采取与省、市、自治区政府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能耗考核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之中,也应该说是必要的。但这种将节能减排目标层层分解,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做法却不能不令人担忧。河南某地的一家企业甚至将节能指标“分解到了车间、班组,并责任到人”。 难道签了“责任书”就一定能提高“责任心”?节能指标“层层分解”就一定能够“层层落实”吗?举个例子:早在1989年1月,当时的国家能源部在“关于颁发《〈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电力工业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中,曾明确规定“发电厂应将上级下达的节能指标分解成若干小指标,下达落实到车间、班组,并进行考核。”可在16年后的今天,我国发电厂发一度电的煤耗指标仍比发达国家要高出50克。 “硬指标”是否能够实现?这关键还要看其是否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众所周知,中国能耗居高不下、污染日前加剧的原因,有观念上重视不够的问题,有法制约束不力的问题,还有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企业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和规模扩张,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工艺落后。要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工艺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可能前两年只是有小的进展,而后三年才会有大的变化。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去努力,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必然使得能耗下降,污染减少。 尽管我们十分理解各级政府将节能指标层层分解的苦衷,但经济发展毕竟有其自身规律,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毕竟需要一个不会太短的周期和过程。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与评价考核挂起钩来;特别是把“十一五”期间的总体节能指标每年平均分解,作为年度指标层层下达,作为一项“硬指标”逼着基层政府和企业去完成,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只有一个:数据造假。 很多人注意到,在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并要求国务院以后每年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但今年,他没有提出节能年度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