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经济热点系列观察(三)
在凯恩斯主义框架下,消费决定增长下限,投资决定增长上限,经济能否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投资无疑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极为疲弱,整体投资增速不断刷新历史最低水平,成为拖累经济的主要因素,“稳投资”顺理成章成为下半年“稳增长”六项具体任务之一。
与以往相比,本轮“稳投资”更加突出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投资来“补短板”。同时,更加强调“通过有效投资稳定增长”,而不是一拥而上。当前,“稳投资”不仅仅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对冲手段,更是改善供给结构的关键招式。
自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决策层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包括定向降准,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有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等,为“稳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9月投资增速触底反弹,后续有望继续企稳向好。
首先,基建投资即将触底。今年以来,在金融防风险和地方政府去杠杆的导向下,基建资金来源明显收窄,基建投资也从去年20%左右的增速迅速跌至5%以下,成为投资增长最大的拖累因素。作为“稳投资”最得力的抓手,基建率先得到了决策层的重视。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8月以来,财政政策更为积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PPP项目库不断充实,资金来源状况正在改善。近日,川藏铁路建设的全面启动和沪苏湖高铁的获批,意味着基建投资正在全面落地,基建投资增速也接近底部。
其次,降成本举措有助于制造业投资向好。今年前9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7%,比去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增速加快。最终需求保持稳健和工业企业利润稳居高位,是制造业投资向好的主要原因,但企业也面临着成本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期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以定向降准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改革增值税、完善出口退税和下调社保费率等降低企业税负成本,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改善营商环境等降低制度成本,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将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运行成本,确保投资继续向好。
第三,信心稳固有利于民间投资走强。今年前9个月,民间投资增速维持在8.7%的水平,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继续高于整体增速。此前,社会上曾出现一些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误解声音。近期,高层释放明确信号,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这进一步稳定了民营企业家的预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信心稳固后,再辅以一系列改革措施,民间投资有望继续走强。
最后,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有韧性。今年前9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前几轮“稳投资”过程中,房地产一直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但在助力经济企稳的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近两年,中央基于民生产业定位,按照“房住不炒”的原则,始终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平衡。不过,房地产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房企由“去库存”转向“补库存”,使得房地产投资仍有一定的韧性。
总的来说,几个投资分项短期内都有望继续向好或者保持韧性,进而推动整体投资增速回升。中长期看,只要继续按照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行进,不断改善整个社会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中国经济有足够的潜力可以挖掘、足够的韧性可以释放、足够的转圜余地可供施展,投资增速也将继续保持中高速水平。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