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一线]实现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全分类
北京双榆树社区垃圾分类见闻
2013-09-23   作者:实习记者 钟源/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每天早上6点,北京双榆树小区的王秀兰就会准时站在单元门前的分类垃圾箱旁边,提示和引导附近的居民主动把自家的垃圾分类。3年如一日,她从未间断过。
  据了解,北京自2010年5月开始在600个社区试点垃圾分类,目前约有2400个社区进行试点。双榆树小区是北京第一批居民社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分类垃圾箱分为黄、蓝、绿三种颜色,蓝色垃圾箱代表可回收物类,绿色垃圾箱代表厨余垃圾类,黄色垃圾箱代表其他垃圾类。
  王大妈告诉记者,早上6点多钟人们陆陆续续起床、离家、出门,也就迎来了一天当中垃圾出现最多的“早高峰时段”。 
  大约6点10分左右,李大爷带着自家的爱犬松狮和3袋垃圾从单元门出来,正当记者想上前采访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只见李大爷动作熟练地将不同的垃圾放进了相应的垃圾箱中。“小伙子是不是想问这3袋垃圾是否分好类了?”在表明来意之后,李大爷指着王大妈笑着说道:“早就分好了。现在大家能自觉将垃圾分好类,她可是功不可没。她每天早上都会站在垃圾箱旁边提醒大家把自家的垃圾分类。说真的,她的举动感动了不少人,也带动了大家。所以我们现在都很自觉地在出门之前就把垃圾分好类。我们家隔壁的赵阿姨也是隔三差五到楼下跟王阿姨一起‘值班’。” 
  6点50分,一个年轻人从单元门里出来,手里拿了4袋垃圾。在被问到为什么有4个袋子的时候,年轻人说:“除了王大妈让咱们分的那三类,我觉得这些金属器物太硬而且带棱带角,我就把它们单独装了一垃圾袋。”听到这话,记者留意到王大妈脸上欣慰的笑容。
  “在我们小区,以前很多人不懂垃圾分类。”王大妈对记者说,“很多人不仅不懂垃圾分类,也不支持垃圾分类,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家垃圾一股脑儿地丢进垃圾箱。”
  “直到2010年北京市开始试点居民社区垃圾分类,双榆树小区成为第一批试点小区之一。当时有很多专家和领导来到我们小区,办讲座,发资料,展示照片,给大家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由此给城市带来的好处。当时我就觉得专家们说得特别对,也特别好。于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每天早上站在单元楼门口的分类垃圾箱旁,提示大家把垃圾分类投入相应垃圾箱中。”王大妈告诉记者。
  “起初这个工作真不好做。”王大妈对记者说,“都是时间长了,日子久了,大家看到咱们是真正用心干这件事儿,大家才会去想这件事儿的意义。从2010年开始算起3年了,终于有了点成效。”
  事实上,像王秀兰大妈这样的“垃圾分类引导员”在双榆树小区并不少见,记者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在双榆树小区几乎每两三个单元门前,就会有一个像王大妈这样的“垃圾分类引导员”。这些“垃圾分类引导员”全都是社区居民。
  又过了一会儿,每天清运垃圾的车开进了小区。印有“文明海淀,你我有责”的暗绿色垃圾分类清运车,外观要比我们平日看到的垃圾清运车大出许多。记者发现,3名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将垃圾运送到垃圾车上时依然按垃圾类别分别装进垃圾车的不同位置。环卫工人邓师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之所以车体大是因为车体内部设置了垃圾分类装置,这也是这辆车与一般垃圾清运车的最大不同。现在进入社区清运垃圾的分类垃圾清运车并不多,双榆树小区是北京市首批试点小区之一,所以配备了这种车。双榆树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得比较好,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然而目前北京市很多小区还未配备这种垃圾分类清运车。
  记者了解到,北京每天产生的1.8万吨生活垃圾主要被运到填埋场做填埋处理。北京市总共有14个填埋场,目前只能日处理1.2万吨,填埋场一直在超负荷运行。再过几年,现有填埋场将全部填满,垃圾围城的局面就有可能来临。垃圾除了填埋,就是焚烧。按照北京市的规划,将在北京市最早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厂——阿苏卫填埋场的西边,新建一座亚洲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但是此消息一出,就引发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有专家表示,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垃圾对策是减量化,其次是资源化,最后才是无害化处理。而垃圾分类回收正是对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应对垃圾围城一种有效的办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环境一线]厨余垃圾换奖品 2013-09-16
· 中国正成为发达国家“垃圾场” 2013-09-02
· [环境一线]每天收集垃圾至少30吨 2013-08-26
· 北京POS机刷卡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2013-07-01
· 旧衣回收为何易 垃圾分类为何难 2012-06-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