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说史无前例的电商大战,实际上就是一场低成本的营销宣传,最新的网上调查也显示,九成网友认为,这是电商的联手炒作。还有许多细心的网友发现先涨价再跌价,真正的便宜货是永远缺货,可比的商品并不多,这一切自然让网友对电商价格大战嘘声一片。价格战是否是商家的恶意炒作?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是否已经突破了法律底线?电商大战背后是否还潜藏着资本的阴谋?他们何时才能够收场?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张鸿共同评论。
电商价格大战进入第二天,九成网友认为是电商联手炒作,风波背后是否潜藏资本阴谋?非理性行为是否突破法律底线?
京东、苏宁在价格上杀的不可开交,但货品频频告急,缺货却备受消费者质疑。有网站就推出了电商缺货网,京东以29.63%的缺货率高居榜首,苏宁的成绩是11.12%,还有不少消费者从价格战伊始就抱怨,苏宁易购的网页一度很难打开,很多消费者涌入苏宁抢购商品,导致服务器拥挤。此前,刘强东在微博上透露,京东在20分钟的时间内,就有了5千万的订单,但是微博一出,很快有消费者指出,心仪的商品,不是存货不足就或是无法配送,同时,京东还被曝出,14号晚上,有降价前先涨价的作弊行径,有网友形容为“月黑风高夜,正是涨价时”。
来自易淘宝的监测数据显示,京东在14号晚上,有近50件商品悄悄涨价,涨幅从30%到100%不等。为什么各家电商都坚定的表示比对方优惠,但是却没有哪一方一降到底呢。
叶檀(财经评论员):因为他们现在确实从成本来说,从其它方面来说已经接近极限了,如果说这个口水仗可以无成本,可以极限战,但是你如果真的成本或者是利润接近极限的话,我想这些企业背后的投资人,恐怕谁也伤不起了。
为了规避被价格战绑架,不少上游家电生产商早就采取了不同渠道、不同型号的办法,即便是外形一模一样的产品,消费者在苏宁和京东的网站上,买到的产品型号也是完全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同一产品比价的问题,此外,家电行业目前竞争已经是非常充分,从上游生产到下游销售都利润微薄,谁都不可能拿自己的生存开玩笑。所以亏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做。
沈丹阳(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有关企业,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开展销售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次序,共同促进家用电器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平稳发展。不论采取何种促销手段,都应努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保护消费者和供货厂商的合法权益,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
张鸿:这是一场比较低级的价格战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已经说了,是戏,是忽悠。但是我承认它是价格战,只是这个价格战,是一个比较低级的价格战。这里边它包含了我们在早期时候的实体店,比如百货大卖场,前几年,每年五一、十一结束以后,工商部门都会去查这些地方很多打折的不真实,我们叫虚假宣传,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就把价格先给提起来,然后到打折那一天,说我打折了,但其实可能还比原来的价格还高。
在网站这里边,它有比对商品的问题,过去的打折只是纵向的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今天它要瞄准的还有其他人,京东瞄准的苏宁和国美,苏宁瞄准的也是京东,这样就还有一个横向的比对,但是比对必须得在同一个产品里,才有比的价值。现在问题就是说,可比对的产品也少,相同的品牌的产品只有几款能够比对,这样就没法来证明说,我没打折,我不比他便宜,这里面就有虚的成分。但是我觉得,从低级到高级它会有一个过程,接下来会有这种价格战的常态化。
马光远:这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本身无底线的显规则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有时候我们去看一部电影,导演是大牌导演,演员是大牌演员,编剧是大牌编剧,广告满天,铺天盖地,弄得非常好,把所有人都忽悠进去以后,绝大多数的人跑出来说,没见过这么烂的片子,这就是到今天为止,我对这个事情做出的最精确的评价。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非常担心的,三年零毛利,零元销售,三折销售等等,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我首先想到这是违规的,你这样不计成本以后,对整个行业是一种伤害。结果他们没有这么来玩儿,只有那个声音不是很大的国美动了真格的,他打折的幅度最大,但是他的声音最小,所以我们说这个配角抢了男一号女一号的戏,这是一个。
第二个,因为这样的价格战,我们看到很多,包括电商之间,每一个节日的时候,总是会看到这样的。然后大家总是说,不是系统瘫痪,就是缺货,要么就是支付不成,但是像这样一个大面积的,没有任何预谋的,大家不约而同地来玩儿同样的一个虚假游戏的情况,很少见,所以这是一部超级烂的大片。没有任何预谋,每个人玩儿的手法都一样,所以这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本身的无底线的显规则,而不是潜规则。
这场价格大战的双方图的是什么?打下去会不会两败俱伤?
这场席卷整个电商界的京苏大战,有分析认为,京东抠动扳机,价格战实为资本战,刘强东也直言,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刘强东(京东商城CEO):如果我们账上没有足够多的现金,如果没有得到所有投资者的支持,老师说,我们也不可能发动这场战争,5年前我就说过,京东商城在2013年之前不考虑上市,有风险投资一项我们达到了15亿美金的话,足够了。
刘强东在微博中宣称,获得了股东的力挺,并列出了今日资本雄牛资本、KPCB、红杉、老虎基金、DST等一众股东的名字。业内专家分析,这次价格战节奏的安排,可能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京东今年业绩增长若实现达标的话,有望赢得新的融资机会,为其上市之路做冲刺的储备,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让很多企业很风光,但是风光的背后,也有着礁石和暗滩。
《广州日报》文章,著名的8848网站,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史上的一个标杆,在获取高融资,并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际,不想去遭遇互联网泡沫,此后,投资人为迎合华尔街口味,重点包装正在美国流行的B2B业务,反而弱化了其本土核心的业务B2C,最终尴尬的将其一分为二。此后8848逐渐偃旗息鼓,闹得沸沸扬扬的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回归董事会一事,仍然前景不慎明朗。而伴随此事而生,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博弈公开化,卷入其中的除了吴长江和雷士大股东软银赛富基金以外,还有众多的创业者和投资界人士,事件还在发酵,但是思考随之而来,引入风险投资到底是福是祸,过多的关注短期利益的投资人会给企业和市场带来怎样的伤害?
张鸿:现在已经开始群殴 都在积极加入战团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我们看上去是秀,但是惨烈的战争已经开始,因为昨天我更把它当作一个互搏,我们叫京东苏宁易购之战,所以我们只提到这两家,这两家其实也是撩拨而已,不是说真正的打,没有直拳真正的打。京东用的是什么?用的是它产品结构非常少的一块,叫大家电,因为它本来不是卖家电的,然后苏宁易购我们看到它降价的部分是什么呢?是图书,小商品,也不是它的主要的家电的产品。
但是昨天打完以后,今天有一些,包括国美,昨天降了价的,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媒体连提它都不提它,提它很少,好像有点吃亏了,包括当当也是一样。所以今天这几家,全都提出了新的战役计划,京东开始发券了,你不是觉得不过瘾吗?我给你发300张券直接当钱花。国美从明天开始,线上线下所有的产品都低于京东这样一个新的承诺,苏宁现在提出要投新的5个亿出来,这时候直面交锋了。苏宁表示要在电脑、摄像机等等电子产品里降价,这是京东原来主打的产品,我要跟你正面交锋。包括当当也是,它的电子产品也开始降价。
现在已经开始群殴了,所有的都已经加入到这个战团里。因为他们发现,如果不加入到这个战团的话,第一,广告效应收不到,流量都被苏宁易购和京东拉走了,你不加入你就吃亏,因为这是一个乱战,只要你不参加,你就已经吃亏了。第二,在现在这个时代,显然它还有线上和线下的一层的战争,就是苏宁、国美传统的家电连锁企业,必须得在线上和你拼的你死我活,如果国美现在不在线上拼,当当不在线上拼,那可能未来线上销量最大的两个巨头,那就是苏宁易购和京东,当然他们不愿意看到。
马光远:根本没有打起来 大家仅仅是在备战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首先,我认为根本没有打起来,大家仅仅在备战,有没有勇气真打,你不要看叫的很凶,我们经常讲咬人的狗不叫。所以我觉得这个战争到现在为止,常规武器还没有用上,一小股敌人在骚扰而已,互相在骚扰对方,所以这是一个骚扰战,不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后面我们谈资本,资本会不会这么傻,我们知道,无论是风险资本,还是私募股权,最终他是要在短期内要赚钱的。他不能说,他傻乎乎的就看着你烧我的钱,让你玩儿的很爽,到最后血本无归,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天我看到一个评论讲说,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价格战,就是耍流氓,我认为这个说的非常对,资本不会耍流氓,他只有赚钱的目的。
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包括风险资本,包括私募资本在内,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我们不能认为说,资本本身有多贪婪。资本本身就是贪婪的,如果资本不贪婪,我认为它就不是资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资本跟创业者之间的这种关系,这种博弈,他们是一个常态,他们吵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是一个规则,我想这种规则的建立本身只有通过这种野蛮的战争,只有让大家不断地看清楚里边博弈的规则以后,这个行业才能成熟起来。
张鸿:伟大的公司其实是伟大的细节累积出来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两个企业之争,这个过程里,还是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对对手的尊重,因为如果你想做一个伟大的公司的话,伟大的公司其实是伟大的细节累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