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猪肉跌了 农民亏了
2012-08-14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字号

  一段时间以来,生猪价格总体呈现持续下跌的一个走势,在6、7月份价格企稳略升之后,最近这段时间价格再度回落。据业内人士表示,广东养一头猪平均亏损50块钱左右。日前,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新一轮的猪肉收储工作。为什么猪肉的价格会屡屡掉头跳水?生猪价格一路俯冲,养猪农户的亏损应该怎么办?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史小诺和著名财经评论员向松祚、马光远共同评论。
  养一头猪平均亏损约50元,养猪两头亏困境为何形成?猪肉价格暴涨暴跌根源在哪里?农民相关损失谁来关心?
  说起最近的生猪价格,很多养殖户说的最多的词是“亏损”。
  王士方(安徽泗县个体养殖户):去年9块多,现在我们这里只卖6块6至6块8,比去年将近少卖3块钱一斤,少挣600多一头猪。
  郭长勇(安徽阜阳经纬循环农业公司总经理):养肉猪不赚钱,我们就想办法能够本或者能少赚点把仔猪抛出去,这个后期的风险就小一点。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1号,全国活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3.94元,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7%,近期,国际大豆及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由于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约为80%,国内部分以大豆为原料的饲料价格也随之出现快速上涨态势。8号,全国豆粕均价达到4180元/吨,创历史新高,这导致生猪养殖成本大幅增加。
  冯永辉(中国升值预警网首席分析师):(现在是)5.6:1,盈亏平衡线是6:1啊。
  猪粮价格比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比值在6: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进入今年春节后,猪肉价格持续走低,4月中旬,全国生猪出场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4.61元,部分地方养殖户出现明显亏损。
  高继术(辽宁省朝阳县七道岭养猪场):现在应该是赔钱,一头猪应该是(赔)150块钱左右。
  5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开始收储冻猪肉,以保护养殖户利益。
  猪肉价格6月份企稳略升后,7月又开始出现继续下跌态势,8月7号,国家发改委表示,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规定,决定进一步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工作。

  向松祚:今年价格持续下降的因素和以往不同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人们通常都在讲猪周期,今年猪肉价格的连续下降有点蹊跷,实际上跟我们以前讲的猪周期不一样。今年猪肉下降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养猪成本大幅度的上升,人工成本、饲料成本,特别是大豆、玉米的成本在大幅上升。按照一个基本的原理,如果成本大幅上升,按说它的价格应该上升,而不应该大幅下降了。第二,实际上今年以来,尽管养猪的成本在上升,但生猪出栏量的上升幅度也没那么高,为什么猪肉价格下降这么明显?还有一个蹊跷的就是,虽然出栏价格下降的幅度很深了,但市场上价格下降幅度并没有那么高。在这个里面对猪周期的解释就有一点问题了,用传统的说法是,以前价格上升老百姓就疯狂的养猪,价格下降以后又不养了,然后价格又上升,好像这种猪周期,我认为现在不太成立了。今年猪肉下降,我认为进口的量上升的太快,当然我不排除以前猪周期的因素还在,但是这个猪周期的因素,已经很难说明今年的持续下降。

  马光远:消费者的整个消费欲望在下降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还是一个正常的猪周期,也就是说,我们在去年8月份出政策,到现在按照一个政策周期去看的话,猪周期大体都在2到3年,从这个政策出台到政策的生效差不多是2到3个月的时间,那么再加上半年的时间,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可以说这个周期本身,我认为从2010年到现在,它是一个生效的周期。
  总体来讲,其实猪周期非常简单,它就是一个供需的平衡问题,从失衡到平衡,从平衡到失衡这么一个过程。当猪肉少的时候,我们的政策是鼓励大家赶快去养猪,结果养起来以后,价格就往下掉,这么多年一直如此。今年恰好可能是一个整体的产能已经上去了,当然还有很多可能特殊的一些原因,比如美国大旱,出现了粮荒,导致饲料成本上升,大豆进口的成本上升,因为我们的大豆50%以上是进口的,但是这个成本上升以后,我们没有相应的政策去补贴大豆,成本上升了。第二,养殖成本也上升了,人工成本上升了;第三,就是进口的量增加了。但我们看到商务部、发改委特别强调这一轮周期里产能过剩,也就是说,目前我们整个的从养殖的产能来看,仍然处在一个高位,但是经济在往下走。比如,很多农民工返乡,消费量下降了,再加上整个处于下滑周期的情况下,整个消费欲望也在下降。
  怎样稳定猪肉的市场价格?保证养殖户不受太大的损失?
  “赚一年、赔一年”,生猪价格每隔几年就会规律性波动一次,这在业内人士被称为“猪周期”。近十年来,猪价大致经历了3个“猪周期”:2003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到现在是三个涨跌期。
  在第二个“猪周期”里,整个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了50%左右,带动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在2008年2月,多地鲜猪肉批发价达到每公斤22.88元的阶段性历史高位后,猪肉价格开始下跌,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生猪价格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下滑,养殖户出现较大的亏损。
  第三个“猪周期”的上涨阶段是从2010年年底开始的,这位媒体形容为猪八戒拱高CPI。到了2011年的6月份,一些地方鲜猪肉批发价格超过23元/公斤,当年9月,这个第三个“猪周期”进入到下跌阶段。
  今年5月,猪粮比价已经连续4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养猪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周望军(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熨平大起大幅的波峰波谷,那么这个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我们出措施是只能减少它波动的幅度,但是还不能完全做到消除大起大落。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养猪散养占到60%左右,容易导致养殖户在生猪效益较高时一哄而上,在效益下滑时又一哄而散。可参考欧美国家经验,成立全国养猪协会,提高养殖户的避险和价格谈判能力。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那么这个协会能统计出究竟有多少人养猪,然后每一个阶段究竟出栏多少,还正在养多少,这样来说有一个准确的预测之后呢,那么这些养殖户就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我养多少。

  向松祚:价格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户正常的收入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我最关心的还是农户的亏损,这一次为什么关心猪肉价格的大幅度的下降,因为现在很多地方,广东的数据据说是最少的,都是养一头猪亏损50块,其实最多的地方养一头猪就亏损超过130块,甚至超过150块的。我们要知道,生猪价格的下降,严重的影响了农户正常的收入,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不是个小事。
  同时我们还看到,2007年,当时生猪价格涨了50%,但其实价格涨的时候,这些养猪户并没有拿到涨价的收入,这个我做过一点调查,但降价的时候,损失都是他们承担,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现象,农民养猪很辛苦,现在有人提出说,我们现在有粮食的补贴,那么我想生猪补贴是一个办法。第二,要调整我们进口的政策,我们干嘛还要进口呢?我们进口的这个量是非常大的,进口的增长幅度超过700%。第三,中国农村是小农户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我们现在养殖场能够每年养500头猪的养殖场占全国的供应量只占35%,也就是65%都是靠小农户,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所以我认为,还是要从流通环节、进口政策、补贴政策这三个方面入手。

  马光远:大量的补贴应该补贴给养猪的散户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近10年以来,整个猪肉价格,大家发现了一个波动的周期,包括这种波动周期后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政策周期、比如,当猪肉价格往上涨的时候,就开始补贴养殖户,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没有必要去补贴,因为当大家看到有钱赚的时候,自然就会叫养殖,但恰恰是价格往下跌的时候,是要去补贴的时候,但是,我们前几年的政策都是价格往下跌的时候,这个补贴就取消掉了。所以我们的这种政策本身是跟在猪的后面走的,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要给养殖户形成一个长期的预期。比如,我们的规模化养殖不够,但事实上我们这几年的政策补贴没有考虑到我们国家恰好是因为集中度不够,比如在美国,一千头以上的养殖场占美国养殖的比例是70%左右。再比如说,丹麦的四个最大的养猪场,它占的比例就达到整个丹麦的所有的产量的80%以上,但我们的四强连10%都不到。但是我们补贴的时候,恰好把大量的补贴给规模化的养殖场,这个方向当然是对的,但是您得考虑到我们大量的是散户的养殖,所以更多的补贴应该是补贴散户。
  当然,从长效来讲,我们要改变养猪业的产业结构,我们要提高集中度。但是目前在没有提高集中度的情况下,恐怕我们更多的还应该面对现实,也就是真正的让那些养猪的人得到好处。如果我们的财政补贴政策,我们的税收政策,我们的保险政策,包括我们一些防御的政策,真正地针对的是这些散户为主。我现在不担心猪肉往下掉,因为从8月份开始,已经在慢慢地掉。我担心的是这么一个下跌以后,导致很多散户不养猪了,紧接着我们又会迎来一个上涨的周期。当散户反应过来以后,再去养的话,猪肉价格又下来了。所以在这种周期的背后,体现的是我们政策怎么样去把这个周期给调过来。

  向松祚:规模化是长远的方向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从长远的政策来看,是规模化,比如丹麦的四家就占到80%,美国也是一样,它一些大农场,大养殖场,早已经规模化了,这个当然是中国长远的方向。但短期内,必须把价格稳定,不能让它涨的太快,涨的太快,城市的居民受不了,但是也不能很奇怪的下跌,养猪的人受不了,这个事是个大事,必须要多方面的政策要配合起来。

  马光远:要把猪肉价格稳定在合理价位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的政策不要走在猪屁股的后面,而是应该走在猪的前面,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去把猪肉本身的价格稳定在合理的价位,而不是说最低的价位,最低的价位不是一个好的价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