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表示,全国人口普查中,无户籍人员大约13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超生人员。
网友认为,此次人口普查暴露出我国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男女比例失调、流动人口过多的诸多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此次人口普查不仅是对人口的一个调查统计,其具体数据还应促使各种社会政策作出适时的调整,以延长人口红利。
应重视人口结构的不合理
有网友称,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结构的不合理日显突出。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对当前和未来带来的各种影响还将日渐显现。对此,期待政府和有关方面在切实予以重视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政策,采取各项措施,努力使人口结构逐步回归合理。
东方网博客“冯济民”认为,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意味着养老金保值的难度增加,老年人社会福利的需求扩大,这与社会的现有为老人服务能力存在脱节,如不加以解决,社会矛盾会因此而不断发生。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调,则意味着将有几千万男性要打光棍,这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城市人口的增多,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的负担,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失控,则既影响城市常住人口的正常生活,也会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带来很大影响。
未富先老难题须未雨绸缪
有网友称,下一步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发展速度快,而且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我国是未富先老。加之这些年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渐多,未来养老是社会大问题。
新民网评论员认为,中国人口红利给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成为中国招商引资、形成世界工厂的重要条件,但劳动力的长期廉价供给也使普通公众难以积累足够的养老资本,如果这一现状无法得到有效改变,众多“未富先老”者就将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人民网网友建议,首先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保资金,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其次积极拓展养老渠道,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形成社会、社区、家庭、个人共同参与,以老人在自家居住为主,社区提供服务为辅,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流动人口呼唤公共服务改革
有网友称,流动人口10年增一个多亿,是此次人口普查一个最大的变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流动人口可能会更多。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再沿用以前的社会管理服务思维,恐难以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因而,此次人口普查不仅是对人口的一个调查统计,其具体数据还将倒逼各种社会政策作出适时的调整、改革。
新浪网友“李龙”表示,摆在2.6亿流动人口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户籍障碍,让他们平等地享有社会公共服务。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只有“进口”,却没有“融合”的制度安排,很多人一直游离于制度保障之外。他们居住在城镇,却不能和城镇居民均等地享受社会福利待遇。因而,如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等化,将流动人口纳入到当地的社会公共服务之中,当是此次人口普查提出的问题之一。
另有网友称,当下,要想破解“人口在流动,权利不扎根”,剥离户籍制度上所附着的公共福利,无疑是不二选择。流动人口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没理由让他们无法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而且既然与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方面已经冲破了户籍的藩篱,如《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保只与就业挂钩,那么低保、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也应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