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为了解决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题,大力推进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然而,有来自社会各界这样的质疑:那就是大规模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众多低收入人群聚集在一起,会不会产生城市“贫民窟”?
记者近日在全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试点城市的重庆市采访了解到,近年来,这个市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通过采取“混建制”、“小集中、大分散”、高标准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防止保障性住房聚居区成为城市“贫民窟”,让住在这里的困难群体生活地更美好、舒适,更有尊严。
“小集中、大分散”
每天的茶余饭后,家住江北区山水丽群(一期)廉租房小区的老人杨清富都会在小区内逛逛。今年70岁的杨清富原来住在江北区观音桥一带,一家四口人曾租住一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因属城市低收入群体,前两年申请了廉租房,住进了政府修建的廉租房小区。杨清富告诉记者,他现在住的房子有50多平方米,两室一厅,厨房、卫生间都有,还有阳台。他不无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在我的有生之年,还能住上漂亮、宽敞的房子!”
杨清富带着记者在小区内转了转。记者注意到,虽然是廉租住房小区,小区内的环境、配套不逊于主城区的一些商品房小区。小区内绿草茵茵,绿树成行,干净整洁。小区的配套也十分完善,专门有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区进行日常的保洁、安全等方面管理,配套有医务室、幼儿园、附近还有农贸市场,日常生活十分便利。
江北区房管局房改政策科科长肖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避免廉租房小区成为城市“贫民窟”,江北区在规划廉租房小区时就做了充分考虑,采取了“小集中、大分散”的模式,那就是每一个廉租房小区规模不宜过大,一般在几万平方米。以江北区规划建设投用的山水丽群(一期)和“山水桂苑”为例,山水丽群(一期)的建设规模只有4万平方米,山水桂苑小区的建筑面积只有1.8万平方米。
据肖辉介绍,在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中,江北区根据实际情况和住房困难家庭的要求,采取了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两种保障形式,在实物配租之外采取了发放租金补贴的方式,保障对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主城区租房住,这在客观上有利于避免集中建设可能带来的“贫民窟”现象。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江北区保障困难家庭4106户,其中实物配租806户,租金补贴979户。
配建制:廉租房与商品房“插花”建设
今年以来,为了破解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重庆市借鉴国外经验,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根据重庆市规划,在未来三年内,重庆市每年建设1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共3000万平方米。此后,重庆市将根据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再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
在公租房建设中,重庆市提出将公租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三位一体”,采取无差别的“混建”模式,高标准、高品质规划建设,与商品房巧妙有机地融合,让中收入群体住房拥有与商品房住户同样的生活起居环境,减少贫富差异感。
“在公租房建设上,我们确保做到规划布局均衡、交通出行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适宜。”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张定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说,重庆市规划的公租房小区均布局在内外环线之间的21个人口聚居区中,公租房住户完全与商品房住户有机融合在一起,共享小区环境和专业物业公司的管理与服务,避免社会阶层隔离和形成“贫民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公租房户型面积为35-80平方米,60平方米以下的占85%以上,按建筑面积的10%进行公建配置,并含有400元/平方米的简约装修。这些系统化的考虑,可以保证入住公租房的中低收入阶层,享受到中档商品房的居住标准。
记者在重庆首个公租房小区——“民心佳苑”工地看到,这个小区的房子已全部封顶,并且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绿化率达35%左右,公建配置的建筑面积达10%。套型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80平方米之间,其中60平方米以下的占85%,可满足不同类型人群和家庭人数的基本居住需求。四种户型的样板间,从31.14平方米的单间配套,到79.35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每种户型都体现了科学设计:起居厅尽量宽大,最大的达到了17.26平方米;房间尽量考虑采光;每种户型都有阳台。样板间都配备了全套的厨房和卫浴设施。
张定宇介绍,重庆市规划的公租房小区所在地段一般都有轨道交通支撑,或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周边城市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容积率约3.8,完全参照商业楼盘的标准,配套学校、医院、商店、银行以及健身、图书馆等设施和场地。以“民心佳苑”为例,2011年将建成的轨道3号线距离小区西侧不到500米,远期规划的轨道4号线就位于小区东侧。小区附近交通四通八达,从这里坐公交车,15分钟就可以到达观音桥商圈。小区配套有小学、幼儿园、社区管理、商业用房和适量停车位等。
强化配套服务实施人性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廉租住户真正实现安居乐业,重庆市积极探索通过强化后期管理,做好配套服务等方面,破解难题,构建和谐社区。
较早实施廉租住房保障的九龙坡区在总结首期廉租住房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华龙家园廉租住房小区一期建成后,按照小区的管理模式逐步规范和完善了配套设施,完善小型农贸市场、平价超市、便民理发店、便民药房等,以方便住户购买基本生活用品。设立宣传栏,向居住家庭提供招聘、培训等信息。在二、三期工程中更是配置了社区服务站、托儿所及警务室,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配套设施。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董建国表示,重庆市还积极探索亲情化、人性化的后期管理服务。在后期管理工作中,切合实际,尽量细化,充分考虑住户的实际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廉租住房租金标准,建立租金收缴台账,管理上用租金贴补部分费用,重在服务社会、服务对象,管理不断更新观念,工作力求做细做实,将规章制度、文明公约张贴楼道,让廉租住房小区形成和睦友好、团结互助的氛围。在廉租住房管理方面,倡导“以人为本”,实施亲情化沟通交流,人性化管理,对廉租对象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耐心细致解答。积极探索宏观指导,自治管理的模式,充分调动廉租住户共创温馨美好家园。此外,建立帮扶制度,努力构建和谐家园,在实施人性化、亲情化管理服务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帮扶制度和机制,定期看望,不断帮助和改善廉租对象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为了加强对公租房的管理,重庆市专门成立了公共租赁房管理局,这也是全国首个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局,其宗旨是为住房保障提供服务。重庆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任务是:研究起草住房保障配套政策,具体实施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组织实施保障性住房房源储备、投放计划,承担住房保障项目监督管理、住房保障申请对象审核配租、信息统计和分析等工作,指导区县住房保障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