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幸福,老人说了算。”在江阴,20多万老年人是否幸福已成为幸福江阴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围绕“老年人幸福才是真幸福”,江阴正积极探索践行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不断推进“幸福养老”体系建设的完善。中国老年学会会长李本公认为,江阴坚持依靠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实现社会福利和老龄产业并举,老年人与全体居民的幸福指数同步提高。
医养结合整合资源创新养老模式
从今年8月开始,住在夕阳红爱心护理院的汤四妹老人,每月的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650元。原来,夕阳红爱心护理院被江阴市相关部门列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成为该市首家医养结合的专业养老院,老人在院内养老,小毛病可在院内就医,慢性病能在院内康复,还可以在院内刷医保卡。
多数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长期住医院花费颇高,并且一些医院的床位也有限,住进养老院则缺少专业医护人员的护理。医养结合这一养老新模式的出现,在综合了医院和老年公寓优点的同时,又弥补了医院和老年公寓自身的缺陷。夕阳红爱心护理院院长黄绍新告诉记者,医养结合让老年人既享受到了养老服务,又能得到医疗保障,不仅减轻了老人家庭的经济负担,还缓解了医院床位紧张的压力。
医养结合养老正日益受到百姓的认可。南闸街道通过委托南闸医院对街道敬老院进行日常专业性管理,采用“政府投资、社会化托管”的运作模式,提供集托老、医疗和保健、休闲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托管敬老院后,南闸医院12名专业医护人员和8名护工,为35位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康复指导等服务,同时做好日常保健工作。老年人不用多花钱,就能享受到这些增值服务。
民资涌入“夕阳事业”办成“朝阳产业”
申港街道创新村的68岁老人符雪兴,每天上午准时出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身、打牌、看报,傍晚回家。老人乐呵呵地表示,这里条件好,活动项目多,老伙伴们在一起非常开心。这个由创新村27位村民企业家捐款100多万元建成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有阅览室、棋牌室、食堂等,成为村里老年人的开心乐园。和创新村一样,依托“财政补一点、社会资本投一点”的投入方式,目前,申港街道14个社区(村)全部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江阴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事业,夕阳红老年康乐中心开创了全国县级养老福利机构引进外资建设管理的先河。自2008年开业以来,目前老年公寓的入住率已达90%,老年人在这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实现了政府和投资商的双赢。
老年产业越来越受社会资本青睐,夕阳事业成了朝阳产业。年内,江阴将启动建设两个外商投资的养老服务项目,其中澄江街道的五星级“酒店式老年公寓”,计划引入港资3.5亿元,建成福利性养老床位597张。夕阳红老年康乐中心在一期投入1.7亿元的基础上,二期工程规划设计已经完成,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造公寓房250套,护理床位250至300张。
多元参与养老引入社会专业服务
有了急事难事,老人只要摁下家中的“幸福一点通”呼叫器,15分钟之内,社区救助中心就会上门提供帮助,老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电子保姆”。江阴以“幸福一点通”为软件平台,将分散于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整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目前,“幸福一点通”已整合了包括120、110、119等紧急救援单位和社区医院、人民医院、便民店、餐饮店、家政公司等社会服务单位在内的数十家入网服务机构。全市有1800多位空巢、独居、病残老人享受着“电子保姆”带来的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10多项人性化服务。
今年6月,江阴试水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建设老年用品展销中心。展销中心集老年用品展销集聚区、养老机构连锁服务区、老年护理体验示范区、康复保健知识传播区、老人心理沟通关爱区为一体。这一举措有效弥补了江阴养老服务在专用产品和专业服务方面的不足,也进一步整合了该市养老服务的配套软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老年人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