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真的清白吗
美国密歇根州民主党人卡尔·莱文指出:“得到‘有毒’抵押贷款支持的高风险证券获得的评级是A A
A,到最后还不如印刷这些证券的纸张值钱。”
就本次为穆迪辩护而言,巴菲特强调了两点,一是评级机构犯了3亿美国人都会犯的错,二是目前的评级付费模式并不一定是错的。但“股神”的话就一定是真理吗? 从历史上看,国际评级机构因评级结果不靠谱而遭质疑的案例并不少见,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失常、美欧公司财务丑闻事件中反应迟钝,更是逐步削弱了其长年积累起来的信用度和权威性。美国债券大王格罗斯在最新一期《投资展望》中指出,他们使用量化模型时,智商可能高达160,但常识方面则如同白痴。 更严重的问题是,该行业的盈利模式难以避免产生利益冲突,为之后的更大危害埋下了祸根。 英国《经济学家》几年前的一篇文章就曾指出,由盈利模式造成的利益冲突问题令信用评级公司处境尴尬。文章说,信用评级公司一方面要从请求他们进行评级的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那里收取可观费用,另一方面又要对这些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或者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评级。在利益驱动之下,信用评级公司难免“违心地”提高信用等级,以此作为巨额评估费用的回报。 本轮次贷危机爆发前,三大评级机构秉着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职业操守,给很多债务抵押债券产品贴上最高评级的标签(之后93%被骤降为“垃圾级”)。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主席飞利浦·安格里兹就将穆迪形容为“3A工厂”,在2000年至2007年期间,穆迪共给予了4万多项抵押贷款相关资产3A评级。得益于此,穆迪此项业务的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6亿美元暴涨到2007年的22亿美元。一位在标准普尔结构性金融产品部门工作的员工曾经写下过这样的话:“我们什么都可以评级,哪怕他是头(被结构化过)母牛。”另
一 位 员 工 说 ,“ 评 级 机 构 创 造 出 一 个 更 大 的 怪物——债务抵押债券市场(C D O
)。但愿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已经富裕地退休了。”评级机构一直被当作金融市场的看门人。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下旬发表了一篇题为《评级机构数据在抵押贷款投资合同中助华尔街为虐》的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最终证明是非常之差的抵押贷款投资合同,当初是怎么获得看上去那么好的信用评级的?简单地说,就是问如何做才能堂而皇之地“挂着羊头卖狗肉”。文章给出的答案是,华尔街得到了隐藏在这些神奇评级背后的公式,并且挖来了一些上述公式的发明者——评级机构实际上将评级工具交给了银行,使得他们可以修改复杂的抵押贷款投资合同,直到评级模型产生出令其满意的结果。 如此监守自盗,美国不发生次贷危机才是怪事。结果是“杯具”中的“杯具”,投资于这些“有毒”证券的投资者血本无归。美国密歇根州民主党人卡尔·莱文指出:“得到‘有毒’抵押贷款支持的高风险证券获得的评级是A
A
A,到最后还不如印刷这些证券的纸张值钱。” 在巴菲特和麦克达尼尔出庭之前,曾就职于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员工也接受了听证会的质询。曾担任穆迪高级副总裁的弗罗巴说,公司的文化氛围在2000年与邓白氏公司(Dun
&
Bradstreet)拆分后发生了巨变,此前的学术气氛消失殆尽,分析师都突然意识到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做出准确的评级,而是帮助公司维持市场份额。 “肯合作的分析师就能得到较好的反馈,升职加薪、奖金股权也都随之而来。”他补充道,而那些不合作的分析师,往往被开除。曾就职于穆迪公司的一位执行经理Eric
Kolchinsky将穆迪公司称为“AAA加工厂”,受到许多来自银行方面(证券发行商)的压力,“银行也知道我们不可能放弃赚钱的生意”。另有员工表示,在CDO等复杂投资工具大量出现后,公司现有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曾就职于穆迪公司CDO评级部门的执行经理Gary
Witt说,“公司利润空间非常大,尤其是在CDO评级方面,但管理层依然不愿雇佣更多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