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 >> 头条要闻
西方炒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目的不纯
2010-03-24   作者:记者 刘欢 王建华 李云路  来源:新华网
 
    北京的分析人士表示,西方正加紧在世界上散布有关“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舆论,一则是想打压中国吸引外资的进度和规模,并以此吸引国际资本转而流向欧美,助其尽快摆脱仍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经济,以及避免产业空心化趋势,另一则是想施压中国政府继续赋予其跨国公司“超国民待遇”,从而赚得超额商业利润。
    中国美国商会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感觉“不被欢迎参与中国市场并进行竞争”的企业增加到受访企业的38%,是商会就该问题对会员企业进行调查的四年来,“不满意”比例最高的。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日前也表示,来自世界各地和众多行业的企业,都对在中国经营越来越感到失望。
    其实,西方有关“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指称与每年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现实也存在着矛盾之处。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被众多跨国企业视为“避风港”,其在华业务的逆市上扬与欧美市场的疲弱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中国已扭转利用外资持续下降的局面,去年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900亿美元。
    外企在华业务的突出表现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率先企稳向好,更得益于在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中获得了与内资企业同等的商业机会。中国商务部表示,2009年中国12000多项机电产品的国际招标采购中,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的比例达71%,中标率达55.4%。
    西方媒体称中国的投资环境正在恶化,最新的佐证是所谓的“谷歌事件”。分析人士指出,将谷歌事件作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证据之一是站不住脚的。“无论一个跨国企业如何强大,它都应该遵守东道国的法律,”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这是一个基本的国际商业准则。”
    代表了1600多家企业和个人会员的华南美国商会刚刚对外发布了其《2010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报告称其九成会员企业对目前中国的经商环境较为满意,会员企业今年在中国的再投资预算增长44%,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学者张涛日前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2010年,注定会是外国企业在华的新元年。以往用“市场换技术”而给予外企的所谓“超国民待遇”已是明日黄花,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需重新审视和定义。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外资企业投资难度较大,会产生一些附加的制度性成本,故而,中国在那个历史阶段不得不为其提供‘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和商业环境。”赵晋平说。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对于外国企业来说,制度性成本明显降低。中国正在致力于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后期管理和服务,使其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
    “建立适应各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外资企业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衡量中国投资环境优劣的标准应该是持久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赵晋平说,西方应该支持中国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没有理由反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迫切希望通过强化制造业和出口来提振经济。重振制造业是奥巴马政府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重要内容。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危机可能促使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相对弱化的格局得到一定回调,美欧提出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的新思路和措施,试图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一些分析人士还指出,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其重振制造业和出口的重要障碍之一。“如果美国遵守WTO规则、通过坚持它所标榜的自由贸易来实现这一目标,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通过贸易保护主义、经济问题政治化或者打压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则要受到谴责和抵制。”赵晋平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西方看中国的另一视角 2010-07-02
· 很多西方人说不出任何中国品牌 2010-06-04
· 用西方思想源能解释“中国新政”吗 2010-03-29
· [博客]不要陷入西方话语权陷阱 2010-02-04
· 警惕西方借减排捞二次红利 2009-12-11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田立:两大投行顶不上一条章鱼?·[思想频道]政策性金融 “配角”一样出彩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