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修改已经实施13年的食品卫生法的声音近来越来越强烈。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此前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作草案说明时坦言,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民众对食品缺乏安全感,还影响到中国产品的国家形象,主要原因是现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和监管体制不完善。
问题1 食品标准不统一 执法部门企业无所适从
目前,食品标准不统一,且标准中一些指标不够科学,对有关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务院法制办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的食品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部分组成。同一食品往往存在既有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又有食品卫生国家标准,还有的甚至有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这样的情况导致执法部门和企业无所适从。比如苹果,既有国家标准,又有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标准、绿色标准、外观等级标准,还有原商业部颁布的销售质量标准。 此外,标准之间相互矛盾造成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秩序混乱。 案例:“毒黄花菜”事件 2004年,湖南、辽宁、河南等地发生二氧化硫超标的“毒黄花菜”事件,导致菜农和黄花菜加工企业受到很大损失,该事件问题的根源在于黄花菜的卫生标准,卫生部的标准规定黄花菜不能使用硫磺等漂白剂,而质检、农业部门颁布的相关标准规定,黄花菜中的二氧化硫限量标准为0.2g/kg.
问题2 信息发布不统一 造成消费者不必要的恐慌
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也存在问题,不规范不统一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甚至造成消费者不必要的恐慌。 目前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是由相关监管部门分别以自己的名义发布各自的食品安全信息,多数信息未经科学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估,信息来源“混乱”。 案例:“PVC保鲜膜致癌”事件 2005年引起公众极大关注的“PVC保鲜膜致癌”事件即为典型之一,针对PVC保鲜膜致癌的报道,卫生部明确表态,中国的保鲜膜生产标准没有过时,只要按照国标生产,正品的PVC保鲜膜对人体无害,而4日后,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禁止生产或进口含有DEHA(己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的PVC食品保鲜膜,已生产和出售该类保鲜膜的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已出厂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