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4-29 作者:陆志明 来源:东方早报 |
|
|
通胀持续高位运行对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蚕食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同比增长11.5%,扣除同期通胀因素,实际增长3.4%。有鉴于此,上海市劳动保障局日前公布《企业今年工资增长指导有关规定》,公开表示今年的企业工资增长平均指导线为11%,比去年高出2%;而今年16%的上线也比去年增加4%,5%的下线比去年增加2%。亏损企业也可参照5%的下线增长工资。 目前,社会保障部门往往根据事前对通胀预期作出的判断,制订货币工资大致的调整幅度。按照国务院制定的2008年经济增长规划,今年的通胀水平大致维持在4.8%左右,但是从一季度8%的通胀水平,以及对国内通胀成因的分析来看,2008年全年的通胀水平很难降至5%以下。不难看出,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制订的标准是基于上述宏观层面判断的。 政府管理层推行工资指数化的目标在于:在通胀已然发生的事后能够及时保障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受到物价上涨干扰。同时也有助于安抚民心,防止居民大幅抢购通胀商品、部分商家囤积居奇等经济进一步恶化状况的出现。 然而不应忽视的是:仅仅依靠单一的货币工资指数化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总体通胀压力,相反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在通胀仍将高位运行的预期形成之后,工资依据通胀调整反而会助长对物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因为通胀是由成本等宏观经济因素推动的,名义货币工资的上涨并不能改变宏观基本面因素。在预期未来仍将继续通胀之后,居民将货币工资用于购买基本生活资料,以应对未来物价上涨之虞;而生产者则需将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通过价格转嫁给最终消费者。通过预期机制循环往复,工资指数化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推动通胀。 就目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而言,全球大宗商品,包括石油、矿产品和农产品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短期恐难改观;国内失业、养老、最低收入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短期内劳动成本上升的趋势不会出现反转。再加上最近数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需求不断上涨,流动性过剩严重,资金利率上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胀压力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在日前表示:现在通胀预期已基本形成,在短期内很难扭转,今年要实现CPI调控4.8%的目标有一定难度。 “工资指数化”只是一种事后的弥补措施,且此类措施通常具有加强通胀预期的副作用。因而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往往将其作为一种有限的补救措施。通常而言,补贴企业,限制消费品价格上涨是更为直接有效的政策。相对于工资指数化而言,补贴企业并限制其提价有助于企业消化成本上升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和技术水准,将成本上升压力消化在内部资源整合和效率提升上。而最终消费品价格的波动越小,则通胀上涨的压力也就越为有限,居民的通胀预期也就随之自然减弱。 对通胀的治理要求多种政策多管齐下,力求标本兼治。工资指数化的确是其中的选项之一,但是同时也应积极推行其他相应的政策改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