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春运危机,必须尽快建立年假协调机制。既然趋同的放假时间安排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压力,也影响了休假人的休假质量,那么社会有必要启动一种选择、分散机制,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一场持续的暴雪,给今年的春运平添了许多变数。往年春运遇到的许多困难,今年仍旧无法回避,雪灾又进一步加重了春运的紧张和危机。据广州火车站有关负责人1月30日向媒体透露,广东持有春节前各次列车火车票的乘客,尚有250万人没有坐上火车,其中由广州站出发的乘客达60万人。在风雪还将持续的情况下,这对当地的春运是不小的压力。
近年来,笔者曾写过多篇有关春运的文章,今年,面对雪灾下的春运,笔者再次向政府和社会呼吁,必须尽快建立年假协调机制。
今年,总理亲自到火车站慰问春运滞留乘客;解放军野战炊事车开到了公路旁,为被困到路上的春运乘客开伙做饭。这些,看起来是由于雪灾造成的,实际上,还是春运危机的凸显。没有雪灾,哪一年的春运没有绷紧国家的神经?尽管国家每逢其时都是动员一切力量来保障春运运转,但险情和危机却从未间断。雪灾,只是加剧了春运险情。
解决春运危机,不能总是围绕保障春运做被动思考。每年春运40天里,中国要保障20亿人次的大流动。这一现象,形成了人类社会独有景观。如此高密度的人员流动,世界任何国家保障协调起来恐怕都会遇到一定困难。何况目前我们的交通还不够发达,承担春运,自然会遇到种种困难。
一般认为,造成春运超常人员流动现象,是因为中国人有回家过年团聚的强烈民俗习惯。这可能也是重要原因。但是,如果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并非是根本原因。因为,一些行业的从业者,如军人、警察、商业等从业者,虽也同样具有这种“强烈民俗习惯”,但加入春运大军的人却很少。原因在于,他们身在的职业不允许。越是过年,他们越要坚守岗位。
这就告诉我们,十几年来所形成的春运人流,可能并不是个人行为共振的结果,而是社会组织协调不够科学的结果。大家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里加入春运大军,许多人除了也想回家过年,其实也是出于无奈。单位只有这个时间放假,不选择这个时间探亲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可能正是形成春运危机的根源,单位都只在春节期间提供仅有的探亲假机会,从而促成了春运流。
看来,化解春运危机,必须尽快建立年假协调机制。既然趋同的放假时间安排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压力,也影响了休假人的休假质量,那么社会有必要启动一种选择、分散机制,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因“年假”而形成的春运难题,仅仅交给交通运输部门是不行的。有计划地协调企业实现休假“错时”,避免交通需求过度集中,也许可以减轻春运压力。否则,我们很难预测今后超负荷的春运,会不会再遇到其他自然和社会问题,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危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