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涨幅创12年来最高
并非经济总量失衡 资源供需矛盾所致
    2008-08-12    记者:方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7月份我国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这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国家统计局为此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评论说,这是由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不是经济总量失衡的表现,也不会很快向CPI传导。
  张立群分析认为,自2007年10月份开始,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持续提高,从3.2%持续攀升到当前的两位数,原因与历史上有所不同,既不是总需求过快扩张引起了全面的供不应求,进而引起PPI涨幅提高(例如1988至1989年,1993至1994年);也不是结构性的供求缺口引起PPI涨幅提高(例如2004年);而是由资源性产品价格所引起的,是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快速推进,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扩大(去年以来的双防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过快增长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但传导到资源需求进而影响资源性产品价格还需要一段时间),不仅带动了国内资源性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带动了资源性产品进口的扩大,提高了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需求扩大引起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较快上涨,在美元持续走弱和市场充斥大量游资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大量游资必然积极参与对资源性产品期货的炒作,进一步夸大了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拉高了国际市场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又转而影响国内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拉高国内的PPI涨幅。
  具体来说,分为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推动。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资源性产品方面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原油进口已占到原油消费量的50%左右,铁矿石进口已占到其消费量的50%以上。到今年6月份,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同比上涨85.8%,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60%以上,必然对PPI产生明显影响。截至7月份,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5.1%,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8.7%。
  其次,大宗商品需求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我国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焦炭产量同比增长9.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14%。这些高耗能产品的较快增长使能源需求较快扩大,加上迎峰度夏因素进一步扩大了近期能源需求,带动了煤炭价格较快上涨。
  第三,成品油和工业用电价格调整。今年6月20日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了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了1500元;7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了2.5分钱(城乡居民用电和农业、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作调整)。这些也对PPI有一定影响。
  为此,张立群认为,此次PPI上涨的形式、影响也会与以往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他说,此次PPI上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反映了资源供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特点。它不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但会增加企业成本和经营困难,其结果既可能导致困难企业增加,就业和收入减少;也可能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改造升级。治理此类价格上涨,既要注意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防止对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也要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财税和金融方面的措施,为企业改造升级、加强管理、创新技术、消化成本增加因素、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通过深化相应的改革,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完善企业发展的内在制度和机制。
  张立群表示,当前我国总需求增长已趋稳定,供求总量关系大体平衡,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生活消费品价格。在这一背景下,治理PPI上涨的重点是提高企业对成本增加因素的消化能力。应注重改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在压力下推动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化不利为有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抑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奠定坚实基础。

股市恐慌性"跳水" 创近20个月新低 

    近期的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已经令投资者纷纷离场观望,做多热情急剧降温。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8月8日,上证指数静态市盈率在21倍左右,动态市盈率14.8倍左右,按照动态市盈率来算,和998点的位置相差不多,而在此时,指数仍然没有止住跌势,投资者信心丧失程度可见一斑。[全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