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寻找价值回归
    2008-04-22    本报记者:张汉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非常复杂的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在实际发展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报记者对这些热点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采访,以期从事实出发,剖析这些热点,并为读者提供一个客观、全面的视野,希望有益于读者正确分析、把握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本组报道着眼于当前的经济热点,共分为五大类:证券篇、能源篇、钢铁篇、物价篇、汇率篇。今天推出的是证券篇,以后将陆续推出其他报道。

  21日,受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的影响,沪深股市早盘双双高开,很多人预期,市场将会迎来转机。但是,随后两个市场逐波滑落,最后,沪市仅小幅收阳,深市出人意料地下跌197.71点。前期下跌压力依旧阴霾不散,让投资者忧心忡忡。
  从6000多点到3000多点,股指跌幅接近50%,时间跨度刚好6个月。这期间,大盘下降速度如高山滑雪,牛市成果几乎被抹去一半。
  面对股市动辄上百点的急跌,人们不禁要问,我国的宏观经济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A股市场未来还适合做价值投资吗?

蓝筹股“腰斩”是价值投资的倒塌吗?

  据分析,在此轮调整行情中,表现最“抢眼”的无疑是那些权重股与蓝筹股,也就是那些笼罩着价值投资“光环”的股票。曾经的“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从300元高位一路跌至100元以下,百元以上的高价股群体亦从火爆时的十数只到如今不足五只,更多的蓝筹股、权重股股价已被“腰斩”。
  这些蓝筹股、权重股多为钢铁、煤炭、石化和有色等国家核心资产,作为中国经济主心骨的国企大盘股,在资源配置、市场竞争方面都拥有独特的优势,从而成为基金等机构进行价值投资的首选。不过,股指处于高位时,市场资金对于蓝筹股趋之若鹜,在低位时却都落荒而逃。
  这些市场资金显然是以基金为代表。自证券投资基金问世以来,其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逐渐被投资者所接受,而基金也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大旗下,取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早期的如大熊市阶段绽放的“五朵金花”以及由此演变而来的“二八现象”甚至是“一九现象”;近期的如此轮大牛市行情中机构投资者淋漓尽致的发挥。
  来自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除QDII产品外,58家基金公司342只基金2007年收入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1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并且较创纪录的2006年劲增302%。显然,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基金高举着价值投资理念的大旗,纷纷扎堆于权重蓝筹不无关系。
  然而,随着大盘的日渐退潮,当中国太保、中海集运、中煤能源纷纷“破发”,第一权重股中石油与发行价玩足“蜻蜓点水”式游戏后,也一头沉入到发行价之下,市场的疲弱与前两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经济形势支持股市长期向好

  在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国际市场一片萧条的情况下,不少人仍然习惯于拿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进行比较。分析人士指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火车头,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迥然不同,中国经济是预防过热的问题,而美国经济是则是扭转走向衰退的问题。
  实际上,我国资本市场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走过成熟市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归根到底在于国内宏观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从1979年到2007年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高成长率。
  当前,尽管经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整体趋势不会改变,4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当前总体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要好,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中国经济具有应对各种困难的强大动力与活力。
  刚刚公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当前总体经济形势比预期的要好。一方面,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0.6%,比去年同期下降1.1%,宏观经济运行稍有回落,说明国家调控宏观、防止经济过热的目的已经达到,适度的回落,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虽然3月份CPI涨幅达8.3%,但环比出现下降。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2月份CPI大幅上涨政府没有加息,可以预计未来政府短期内加息可能性不大。这为股市恢复上涨提供了比较好的政策空间。”
  “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蓝筹股集中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精华部分,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国家目前可以预见的经济增长环境下,其主业经营和利润的增长,仍会保持一定的速度,其增长还是可以预见的。”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堪如此表示。

高成长呼唤价值投资回归

  目前,上市公司2008年一季报披露已经开始,截止到4月16日,有5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8年一季报,其中过半数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明显,绩优股不时涌现。
  此前,在公布的103家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中,有74家上市公司预测业绩将有增长,仅13家上市公司预测企业亏损,预增比例高达71.84%。就目前公布一季报的上市公司而言,基本上符合预期。
  一季报可以称为对公司2008年盈利状况新趋势的“试金石”。从业绩增长因素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来自于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主营业务的增长,而不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增加,这是公司未来稳定发展的基石。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在坚定资本市场长期向好信心的同时,更需要用理性的头脑、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市场,清醒认识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对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影响,全面把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与核心盈利能力,真正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市场对价值投资日渐迷失之际,却正逢国内多数上市公司进入后股改时代。多位专家对此表示,值此大量国有股、法人股进入流通时期的关键时刻,一些外国资本拼命唱空中国股市,其背后打压接盘的目的性值得高度警惕。

  相关稿件
· [谈股论金]中国股市即将为全流通买单 2008-04-21
· 警惕中国股市的主导权沦丧 2008-04-08
· 中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何在? 2008-03-24
· 中国股市没有进入熊市的理由 2008-03-20
· 国际投资大师为何看好中国股市 200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