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强推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
    2008-04-07    本报记者:李新民    来源:经济参考报

  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公司能耗水耗指标大幅下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以来,累计节能376万吨标煤,节水15860万立方米,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6.97%和62.2%。2007年,企业主要污染物COD比2006年削减4.4%,比2005年削减9.6%……
  显然,中国石油全力推动的“节能减排”和“转变发展方式”已取得引人瞩目的成果。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综合排名第七位的“国字号”石油工业巨头,中国石油在“奉献能源,创造和谐”发展理念指导下正在走出一条清洁、节约、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转变观念,从“我为祖国献石油”到“节能减排做贡献”

  大庆油田是中国石油旗下最大的资源采掘型企业。长期以来,大庆油田以油气高产稳产为中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然而,当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视自己时,突然发现大庆油田存在着不少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庆油田公司总经理王玉普说,“比如,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当前与长远’、‘产量与效益’、‘产能与节能’、‘增长与环境’等问题,一些人思想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产量、重效益,轻节能、轻减排’等片面认识。”
  于是,一场关于“贡献观”的大讨论率先在大庆油田展开。通过讨论,干部职工提高了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大庆油田既是产能创效骨干,又是能源资源消耗和减排大户,必须树立“为国家生产原油是贡献,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也是贡献”的新型“贡献观”,促成由“高产稳产”向“清洁、节约、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发生在大庆油田的这场关于“贡献观”的大讨论,只是中国石油转变发展观念,推动节能减排的一个剪影。据中国石油副总经济师、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关晓红介绍,早在2004年,中国石油等六家中央企业就响应国务院的号召,联合发起“关于中央企业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倡议”;特别是进入2007年,以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为组长的“中国石油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同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节能减排知识竞赛”活动,集团公司员工节能减排意识大大增强,进而推动了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油气田业务领域,中国石油加快推进开发方式的转变,实施整体开发和老油田二次开发。据了解,“二次开发”是指当老油田采用传统的一次开发达到极限状态或已达到弃置条件时,采用全新的理念,应用新二次采油技术,重新构建老油田新的开发体系,大幅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地下石油资源,实现高效、安全、环保、节能开发。
  在炼油化工业务领域,按照“集中、集合、集约、集成”的发展要求,中国石油加快炼油布局调整,改善炼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集中度,增加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锦州石化公司原本炼制10多个品种的混合原油,其中重油、劣质原油占到了2/3,炼化难度高、污染重。近年来企业投入六亿多元用于节能减排,不仅摘掉了“污染大户”帽子,实现了产增污减,而且转变了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旧有增长模式,走出了一条“吃粗粮、产精品”的低耗能发展之路。

优化结构,靠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

  2007年12月23日10时53分,随着一声巨响,大庆油田自备电厂——龙凤热电厂的六座冷却水塔轰然倒塌。这意味着40多年来为大庆油田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六台小火电机组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两台30万千瓦的大机组。据测算,大庆油田通过机组更新和优化,每年可节约标煤6.5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700吨。
  大庆油田龙凤热电厂的“上大压小”工程,只是中国石油“优化结构、淘汰落后”的一个镜头。
  据中国石油宣传处处长张平介绍,中国石油坚持把科技创新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自2006年以来,共关停低效、高耗、重污染、高排放炼化生产装置41套。其中,大庆石化公司酮苯脱蜡装置采用降低蜡膏含油技术,缩短半精炼蜡生产流程,关停了工艺落后、高能耗的石蜡发汗装置,年效益达到3901万元。
  优化结构,节能减排,离不开科技创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水平井是中国石油近年来推行的一种新技术,不仅是实现“少井高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还可增加采收率、减少生产占地、降低环境污染,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从2006年起,中国石油加大了水平井钻井工作力度,当年完成水平井522口,2007年完成806口。”张平自豪地告诉记者,“水平井单井产量为同类直井的三到五倍,其节能效益相当可观。”
  在大庆油田,科技创新特别是以技术集成配套和规模应用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已成为节能减排的强力支撑。“十五”以来,大庆油田共开展重点攻关35项,现场试验12项,使一系列节能减排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比如,“低温集油技术”解决了加热集输耗气、耗电量大和排放废气多等诸多难题,大庆油田由此一年节电1.66亿度、节气1.49亿立方米,减少SO2排放59.3吨,减少CO2排放29.3万吨。
  在辽河油田,面对制约热力采油的燃料瓶颈问题,他们把开展节约和替换原油为主体的燃料结构调整作为“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通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以天然气、渣油、石油焦和煤为燃料替代原油的格局,年替换原油45万吨。

自我加压,能源巨头节能减排还有“大动作”

  这是中国石油近日发布的2007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一幅“大连石化工作区”照片所展示的景象:炼化设备周边的海面上碧波荡漾,高高烟囱上空的蓝天里海鸥飞翔……
  “在大连石化、辽河油田、冀东油田等中国石油所属石油炼化企业,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正在得到令人瞩目的改变。”张平告诉记者,自2006年以来,中国石油不仅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一批工程项目还相继获奖。比如,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荣获“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新疆石西油田开发建设工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等等。
  “但我们决不会就此满足。”张平强调说,“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企业,中国石油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快油气生产等主营业务发展。但鉴于石油石化行业的实际特点,在主营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必将对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中国石油决策者清醒地意识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油气田业务领域,东部主力油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随着含水率的不断上升,产液量和注水量持续增加,降耗减排难度日趋增大;而新投入开发的油气田,多为品位低、丰度低,低产低渗透、稠油等,带来能耗和排放的不断上升。二是在炼化业务领域,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升级,生产装置能耗和排放上升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大。
  中国石油在新制定的“2008-2010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更高目标:主要资源消耗和环保经济技术指标要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重点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央企前列,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据了解,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石油把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定位于“双十工程”——自用油替代、伴生气回收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和脱硫装置建设与改造、油田污水处理等“十大减排工程”。并结合“双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安排用于节能节水工程的专项资金突破100亿元;计划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工程的投资达121.5亿元。显然,中国石油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还在进一步加大。

  相关稿件
· 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石油全力保障成品油供应 2008-04-02
· 未来两三月预计中国石油需求同比增长5% 2008-04-01
· 市值超越中国石油 埃克森美孚再当全球第一 2008-03-27
· 中国石油"责任•动力"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侧记 2008-03-25
· 中国石油战略的金融思考 200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