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人民币被“严重低估”
弹性汇率难改国际腔调
    2010-07-28    作者:付碧莲    来源:国际金融报
    7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42,较前一交易日走高36个基点,这也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3个交易日上行。其实,自从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后,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单边升值幅度已经累计达到0.8%左右,尽管此次人民币汇改的基调为放弃盯住美元及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
  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人民币汇改的“期望”始终纠结于人民币升值这一点上,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单日波动幅度的扩大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昨日,《华尔街日报》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的话称,尽管中国决定采用弹性汇率,但是人民币汇率仍被“严重低估”。
  知情人士透露,7月26日,IMF执行委员会就这份中国报告展开审议辩论,当时这一定论得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支持,但无一国家要求人民币迅速升值。
  而在最近一两周内,中国央行较为少见地频频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表言论。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接连发表了3篇文章,明确表达实施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的必要性,称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并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直言:“适当通过汇率等价格手段调节贸易不平衡和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缓解外汇流入和储备积累过快的压力。”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这表示了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首先,中国将通过汇率等改革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尤其是经常性项目的平衡。其次,汇率政策的透明度将逐步加大,有利于提高市场对政策的认知度,并能使企业用较低成本有效对冲汇率风险,促进外汇市场形成合理定价,降低投机行为对汇率市场的负面影响。”
  对于胡晓炼提出的“尝试定期公布名义有效汇率”,马骏表示,这符合国际惯例,有助于引导许多人走出“人民币对美元稳定就是汇率稳定”的概念误区,而且表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一篮子货币的作用将逐步增大。“在公众中逐步建立了对在一篮子货币(即有效汇率)的基础上均衡稳定的概念之后,就能让各方比较容易接受人民币对美元的双向波动。人民币对美元双向波动幅度的加大,可帮助缓解短期热钱的流入,推动外汇对冲工具的发展,提高国内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
  相关稿件
· IMF:欧元区市场信心恢复仍需时日 2010-07-23
· IMF万亿美元堵危机 2010-07-20
· IMF调高中国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 2010-07-19
· IMF拟扩充贷款基金至1万亿美元 2010-07-19
· IMF总裁:亚洲应防范资本急剧流入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