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哪些跨国企业会比较好过?
    2009-01-19    作者:周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
    “痛并快乐着”,这是史丹利五金工具(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岱对公司2008年的总结,不过这已经不错了,因为“在美国的话我们就只有痛”。
    在中国,史丹利过去4年营业额增加了5倍,即使在2008年的前三季度还保持了接近30%的增长,但是到了第四季度,一些企业倒闭以后,对维修生产的工具需求相应下降了。
    不过,史丹利在全年仍然有20%的增长,夏岱认为,这是由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地位决定的。他表示,“在国家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能有我们一杯羹。”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时,作为世界经济代表的庞大跨国企业,也成为金融危机中受“伤”最严重的一个群体。
    当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已与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日前,在第一财经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共同举办的“2008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活动上,很多跨国公司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就跨国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的考验,及如何完成在中国市场自身的涅槃进行了反思。
    “全球(公司)瘦身,但是中国(公司)没有。”福伊特造纸机械亚太区总裁刘明明感觉,传统制造业会下滑得比较厉害一点,而B2C企业对“寒冬”的感觉会滞后一些。
    德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邹菁很认同刘明明的观点,“B2B和B2C的行业,相对于全球经济的传导会慢一点”。
    不过,刘明明对2009年的预期并不太好,虽然很多人都在谈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觉得经济衰退本身就逼着你必须去进行资源优化,更合理地做B2C。在大家都在往前走的时候,我却顾不上往前走。”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也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中,资源整合好的公司,其状态也会较好于其他同行业的公司。
    王琦会计事务所的王琦则比较悲观,他感觉,“2009年是从房顶跌到地板,2010年就会发现地板下面还有个地下室”。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蒋昌建则认为,食品、保健、五金、服装、IT行业、教育、房地产在中国还是比较有潜力的。现代企业都要产业整合,一个最大的要素是信息化的支撑,因此为基础服务提供了空间。蒋昌建认为,一些金融行业会难过一点,一是投行的业务,二是个人银行的业务。
    罗德公关副总裁刘埕比较看好私人企业,“因为它的现金流比较充沛,现在公司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手上有大量的现金”。刘埕之所以看好非上市企业,就是觉得非上市企业受到盲目扩张的压力比较小,也不会像公共上市公司这样,必须把报表做得非常漂亮,而且上市公司每个CEO的年限都是3年,没有办法做很多具体的事,“或许我们现在再次看到不上市的好处。”
    这个寒冬会持续多久?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但无论如何,必须要熬过这个寒冬。
    身在跨国企业的夏岱首先想到的是要学会冬泳。他表示,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的危机,可是中国在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中,已经习惯了每年GDP10%以上的增长,“中国还没有学会在冬天里面怎么过日子,比如说库存的管理,单个员工产出率的提高,技能、技巧等,这些是我们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
    刘明明也提出在危机后,公司的下一步发展主要是转型,把新的技术放到中国来。在造纸行业工作的他认为,作为资源最紧缺的一个国家,中国发展绿色技术的市场很大。
    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陈立民则把战略定位在“找蓝海”,以前他们的客户多是跨国企业,但实际上这个群体所占的份额是非常小的,在房地产市场里最大的开发商群体、投资者群体将来会是本土开发商,“所以我的工作有很大部分就是来开拓这些客户。”
    王志乐则认为,在这次危机后,一些跨国企业在应对危机的能力方面会加强,有些公司会把这次危机作为一次调整的机会,调整自己的发展结构和节奏。他的思路倒恰恰相反,“中国公司反而应该学这些跨国公司”。他表示,一些大公司进入中国时建了几十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独立法人,这些独立法人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实际上,有很多公司找到商务部要求整合重构,把中国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王志乐认为,有可能这次金融危机以后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将令这些跨国公司的实际竞争力加强”。
    邹菁还是把焦点集中在公司是否应该上市上,“金融风暴之后我觉得给企业家更多的反思,就是这个企业究竟要不要上市”,邹菁表示,这次金融风暴给公众更多的感受是跨国公司(多是上市公司)受到的影响远远超过私人公司,也就是说公众公司受到的影响远远超过私人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究竟是否要公众化?很多企业家可能在金融风暴后,都会反思这个问题。”邹菁认为,如果一个私人企业一定要做一个平衡,如果真的想成为一个公众公司,使自己变成一家跨国公司,要考虑好这里面可能会有的机遇和危机。
  相关稿件
· 西门子案启示,跨国企业需重塑思维 2008-12-18
· "金砖四国"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势头强劲 2008-07-28
· 跨国企业“责任感”渐深化 2008-06-10
· 跨国企业及相关机构正走向加速在华融合之路 2008-05-28
· 张亚勤:跨国企业应积极参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 200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