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投行经历七年来最冷"寒冬"
    2007-12-28    作者:卢铮    来源:中国证券报

  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巨头正在度过7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自今年次贷危机大规模爆发以来,对冲基金破产、资产减记、高管易人、大规模裁员……随之而来的是各国央行纷纷注资、美联储持续减息和主权财富基金及时救市。
  然而接近岁末,危机仍未见明显好转。上周,各大投行陆续发布的财年报告再为华尔街罩上一层愁云。市场人士预计,这场金融危机刚过半程,预计这些巨头将来还将出现更多的资产减记。

业绩难令人满意

  华尔街五大投行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除高盛在此轮危机中相对“幸免于难”外,其余几家均损失惨重。
  高盛18日公布,在11月30日结束的2007财年第四季度里,集团实现盈利32.2亿美元,全财年净利润总额达创纪录的116亿美元,本财年股本回报率达32.7%。净利润增加主要是因为股票承销业务费用增加、一次性资产出售所得以及债券交易收入增加。这显示股票承销、固定收入和投行业务仍是高盛的盈利主渠道。
  分析师指出,相对于其他华尔街投行,高盛对今年的信贷市场动荡有较准确的预计。高盛目前仍“做空”抵押贷款业,这意味着高盛将能够从抵押贷款表现趋弱的情况下获利。高盛截至第四财季末共持有不到4亿美元的抵押债券凭证(CDOs),以及不到15亿美元的次级抵押贷款相关债券。
  但高盛同时也表示,如果11月份的市场状况持续下去,高盛将很难继续取得创纪录收益。今年11月份的市场状况已经导致高盛第四季度业绩有所削弱。
  雷曼兄弟的情况也稍好于预期。财报显示,第四季度雷曼兄弟实现盈利8.86亿美元,合每股1.54美元,而上年同期收益为10亿美元,合每股1.72美元。由于海外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创纪录的62%,部分抵消了次贷因素带来的损失,2007财年雷曼兄弟净利润为42亿美元,每股利润为7.26美元,同比分别上涨5%和7%。
  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和贝尔斯登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摩根士丹利本财年第四季度损失达到35.8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盈利22.1亿美元。其2007财年净利润为25.63亿美元,合每股利润2.37美元,远低于去年63.35亿美元的全年利润。与次贷债券投资相关的损失是导致摩根士丹利资产减记的主要因素。今年11月7日,摩根士丹利已经宣布了37亿美元的减记,但由于市场环境恶化,信贷进一步紧缩,摩根士丹利原来采取的风险控制手段并未奏效,导致减记额度的提高。此次财报中,摩根士丹利再次宣布了57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在总共94亿美元的减值中,有78亿美元是基于摩根士丹利在美国的次贷业务。    
  麻烦缠身的贝尔斯登则公布了其84年历史上首次报亏的季报。贝尔斯登第四季度净亏损8.54亿美元,每股损失6.90美元。而去年同期,其净利润5.63亿美元,每股盈利4美元。截至 11月30日的2007财年,贝尔斯登净利润为2.3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21亿美元,利润缩水了80%以上。今年四季度,其资产减记高达19亿美元。
  而经纪业务最为庞大的美林将会迟至明年1月才发布四季度财报。截至目前, 美林已是此轮次贷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机构。三季度,美林在次级按揭抵押债券业务上约损失80亿美元,这也直接导致了美林CEO奥尼尔的辞职。分析师预计,美林第四财季可能再度减记80亿美元或更多的资产,从而令该公司的抵押贷款资产冲减规模扩大一倍。

主权基金出手相助

  令人寻味的是,出手拯救这些金融巨头的居然不是来自其他发达经济体。几乎每一家处境不佳的华尔街投行都已得到或有意向获得来自亚洲和中东等地的主权财富基金注资。
  11月,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向花旗银行注资75亿美元。12月,瑞士银行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另一家未透露名字的中东投资机构融资115亿美元。12月1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斥资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的可转换股权单位。据传,美林也在考虑从新加坡淡马锡和其他主权财富基金融资。在所有这些交易中,主权财富基金都只持有股权,并表示它们不会干预公司管理。
  据估计,当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40多家主权财富基金,总体规模大约为2万-3万亿美元,到2012年可能会增加到10万亿美元。这些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让很多赫赫有名的对冲基金、共同基金都相形见绌。投资深受次贷危机拖累、但基本面良好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无疑成了这些主权财富基金的一次难得良机。而缺乏流动性的投行们,也窥见了来自亚洲和中东的一线“光明”。
  尽管美国和欧洲仍有许多政界人士仍对这些主权财富基金持怀疑态度,但在西方金融市场惨淡之时,这些基金及时施以援手,无疑给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次贷危机影响深远

  尽管次贷危机影响已深,但分析人士表示,这场危机还远未结束,华尔街投行还将深受拖累。据经济预测机构Global Insight预测,这场金融危机充其量刚过半程。“全球金融系统中大约有1.2万亿美元资产化次级贷款。如果这些证券损失达到总值的10%—20%,数量将达到1200亿美元—240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我们还将听到更多坏消息。”该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纳里曼·贝拉维许说。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也表示,根据以往经验,主要抵押贷款机构的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相关损失“粗略”估计将达4000亿美元。而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银行、对冲基金等杠杆投资者,它们往往通过较少的自有资金借助信贷放大资本实力进行投资。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则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在过去5年的市场乐观情绪下,这场危机迟早都会发生。即使不被次级债定价不当的问题引爆,也会因为其他市场领域的问题而被点燃。另外国际监管中,存在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滞后、缺乏协调机制等缺陷,也放大了风险的冲击。
  但他同时表示,尽管信贷危机将导致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减计,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调整之后,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将重新回到正轨。这主要需要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格林斯潘预计,当新建房屋库存陆续清理、房价下跌走势结束之后,目前的信贷危机也将随之结束。

  相关稿件
· [黄金屋]《华尔街关系》 2007-11-30
· 华尔街“次贷黑洞”还有多大? 2007-11-07
· 华尔街猜测花旗易帅后走向 目前尚不明确 2007-11-07
· 避免经济衰退 华尔街推测美联储或再次降息 2007-10-30
· 美次贷阴影挥之不去 华尔街欲联手“救市” 200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