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乍暖还寒 阵痛中突围
    2007-04-16    记者:陆娅楠    来源:《人民日报》2007-04-16 6版

  4月,暖春,中国钢铁业却感到了“乍暖还寒”。
  4月15日开始,159个税号的钢材将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靠外国人吃饭”的半数钢铁企业将面临出口定价的严峻考验。
  中国钢铁业由“大”变“强”的战略征途一直不太平坦,而眼前的种种困境似乎预示着钢铁强国之旅不得不在阵痛中突围。

表象:投资生产发热,国内一片虚火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5年,中国钢铁业进入了投资快速增长期,年增长率均在30%以上,最高峰时增速甚至超过了100%。“十五”期间的钢铁投资额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3倍。
  疯狂的投资带来了粗钢产量的飙升。2003年,我国钢铁产量突破2亿吨,从此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一大粗钢生产国,还成为了世界上惟一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2006年中国粗钢产量近4.2亿吨,10年间增长了313.8%,产量超过全球1/3。
  “大炼钢铁”的热情蔓延全国,各地钢铁产业一片“虚火”。我国钢铁企业准入门槛不高,对地方的经济拉动见效快,再加上钢材市场需求膨胀,刺激了大量资金涌入钢铁业。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了国内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还引起了国内钢材市场无序竞争和价格震荡。更令人扼腕的是,相比国际竞争对手,中国钢铁业被标上了“质量低、品种少、效益差”的标签。

忧患:走粗放经营老路,贸易摩擦频频发生

  粗放型经营策略使中国头顶“钢铁生产大国”的光环,也饱受“三高两低”痼疾的困扰。
  “三高两低”是指耗能高、污染高、对外依存度高,且集中度低、附加值低。钢铁工业消耗的主要是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且耗能数量巨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统计数据显示,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的可比能耗要高出15%。
  我国钢铁企业以长材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对外依存度却很高。不仅一些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和高技术含量钢材要依靠进口,超过一半的铁矿石也需要依靠进口。前冶金部部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就曾公开表示,“中国钢铁产业仍在走粗放型经营道路,一半钢厂在靠外国人吃饭。”
  4月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副秘书长李世俊在第二届中国钢铁发展峰会上透露,2006年中国全年出口钢材4300.7万吨,同比增长109.58%。作为全球钢铁产品出口大国和主要钢铁的产销增长中心,中国钢材市场受外界影响将越来越大。
  随着出口量的增加,中国也面临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到2006年底,已经有11个国家对我国钢铁业采取了27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4月初,美国钢协向商务部提出对中国钢材进行反补贴裁决,北京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信息总监徐向春表示,“一旦美方作出对中国钢材征收反补贴税,中国钢材在美国就基本丧失价格竞争力,进而失去美国市场。”

突围:宏观调控发力,各方喜忧参半

  面对愈加严峻的形势,中国钢铁业必须放弃短视的逐利行为,忍痛突围。国家宏观调控首先发力,旨在节能降耗、技术升级、结构调整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钢铁业远景规划——《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在2005年就已正式出台。近期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也是为了强化同样的目标。业内专家表示,2006年钢铁行业首次出现投资拐点就与国家宏观调控有着直接关系,是政策“滞后效应”逐渐显示的成果。
  同时,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的突围脚步更加急促。鞍钢与本钢的联合重组拉开了钢铁产业提高集中度的序幕,宝钢与八一钢铁的资产重组则是中国钢铁业在国内跨度最大的一次产业整合行为。
  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则是突围的另一个方向。宝钢以推进高端产品出口为导向,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汽车板、家电板、船板、油井管等高端产品2006年出口近100万吨,同比增长了46%。
  “但是政策在地方实施得不太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进展相当缓慢。”据徐向春介绍,宏观调控多是在能耗、污染等方面的限制性政策,却少有提及取缔高能耗高污染的小铁厂后对地方财政和就业等方面的补偿性政策,因此“紧箍咒”到了地方上多半面临“不松不紧”的危险。“地方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仍在上马扩建,这最终可能使宏观调控的效果被弱化。”

  相关稿件
· 发改委有关官员:我国钢铁业存在六大问题 2007-04-11
· 宝钢钢铁产能2012年将超过5000万吨 2007-04-10
· 福建省有57家钢铁企业被首批执行高电价 2007-04-06
· 退税率调整将难挡钢铁出口 钢企多管齐下 2007-04-03
· 宝钢股份:2012年钢铁产能超5000万吨 200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