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以财长身份访华的保尔森昨天(8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演讲时表示,中国金融业改革推进得越快越好,越往后推迟可能带来的风险反倒越大。他还提出了中国加快金融改革开放的具体建议,包括允许外资控股内地券商及银行以及增加QFII配额等。 不过,国内专家提醒说,在中国的金融监管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在入世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放开,可能带来的风险太大。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更多还要从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探讨的都是长期话题,不能指望在3个月、6个月或是1年解决,但关键在于,每天都要有进步。”昨天上午在上海期交所发表演讲之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美国财长保尔森这样评价由他参与发起的这一双边经济对话机制。对于汇率问题,保尔森坦陈,仅凭人民币升值不可能解决美国的贸易失衡问题。
演讲并非针对股市暴跌
保尔森表示,在去年12月的第一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他与中方代表探讨了一系列重要的长期话题,如服务业、能源效率和环境以及中美经济的结构差异和失衡问题,等等。 “在我看来,如何逐步解决失衡是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而建立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则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保尔森对记者说。他表示,在第一次对话结束以后,他就计划在上海进行这样一次演讲,不过他也强调,自己此前绝对没有预料到上周的全球股市暴跌,所以昨天的演讲也绝对不是针对上周的股市下跌。 当被问及5月份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次战略对话时,保尔森表示,中美双方都很明确,战略经济对话只是探讨“双方共同关注的长期话题”,所以,这些问题不可能是在3个月、6个月或是1年能够解决的。“比如我今天提到的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问题,你不能指望到5月份我们举行下次对话时就解决。” “但我们双方都同意,必须能够不断在这些问题上取得进展,而且是实质性的进展。”
“每周都应该来中国”
保尔森表示,强健而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有助于中国加快改革步伐,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对中国实现增长再平衡有最大积极意义。 首先,通过市场手段引导投资到最有效率的领域,这是促进增长再平衡的因素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将投资向那些高附加值的行业转移,而不是过多集中于一些出口导向的低附加值制造业。第二,可以带来更高的储蓄回报率,从而降低出于预防目的的高储蓄率,促进更多内需需求。第三,可以让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更趋于市场化。 对于在昨天的演讲中并未太多提到汇率问题,保尔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似乎有意要多谈一些。他表示,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这一点固然很重要,但对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来说,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长远来看,只要美国经济还持续增长,美国人的储蓄率依然低下,而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则高达50%,经济增长缺乏内需支撑,贸易失衡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当本报记者问到,保尔森频频提到的“提高汇率灵活性”是否就一定意味着要人民币升值时,保尔森却并未作出正面回答。 “从反映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说,人民币汇率弹性提高意味着要进一步升值,问题是升多少。”保尔森说,“但我从来不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认为,就中期来说,我们并不需要争论这个问题,因为到时候市场力量自然会决定人民币汇率该是多少。” 有记者说到,现在在汇市似乎出现了所谓“保尔森效应”,即每次保尔森来访前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都屡创新高。保尔森听罢大笑道:“这么说我应该每周都来中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