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拖欠工资 各地如何出招
清欠行动目前正在广东、浙江、福建、安徽、辽宁等地开展
    2009-12-22    作者:何勇 李刚 顾春 余荣华 朱磊    来源:人民日报

    12月20日下午,来自广州、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50多名民营企业老板来到广州人民公园前广场,拉着标有“诚信从心开始”、“年底不欠薪 总裁有责任”的标语,集体宣誓不当欠薪的无良老板。
  这种宣誓,在其他地区也有举行。
  各地政府正和社会各界一道,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请看本报记者走访广东、浙江、福建、安徽、辽宁等地,调查清缴情况,探析制度创新。

  各地清欠 捷报频传

  在安徽,省人社厅劳动监察执法局局长汪杰介绍,“截至11月,全省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款额1.6亿元,涉及农民工4万多人。我们还将加强力度!”
  目光投向东北。辽宁省政府透露,全省去年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以来,累计为农民工讨回工资4亿多元。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前清后欠”现象仍未杜绝。沈阳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金城介绍,自今年10月30日开始,沈阳市共讨回欠薪超过9000万元。
  作为国内农民工第一大省的广东,自去年8月份至今年9月份,为外来务工者追回的欠薪就高达2亿多元。汕头市对重点企业进行监控,将企业“欠薪”案发率压缩到1%以下的低位……
  福建泉州的外来农民工常年在160万人以上。今年以来,泉州加大治理欠薪力度,检查用人单位5721户,追发劳动者工资5157万元,涉及劳动者3.12万人。

  建筑领域 重拳出击

  据劳动部门介绍,从行业看,建筑行业中农民工发生工资拖欠居多。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往往将项目层层转包,管理相对不规范。
  随着各地清欠工作的深入进行,欠薪新变化也不断出现。
  一是“以房抵价”诱发欠薪。某些开发商采取以房抵债的方式,有的甚至公然直接写在与建筑商的合同中,标明现金占70%,其余30%以房子来抵款。在这30%中,农民工工资占到18%左右,抵的基本都是农民工工资,从而导致欠薪发生。
  “低价中标”成为欠薪的第二个原因。在建筑项目“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为揽下活干,竞争者互相压价,以低价中标的不在少数。于是靠挤压农民工血汗钱来降低建筑成本。 
  为此,在厦门,市清欠办与市造价站密切联动,检查在建工程施工合同履约行为和工地劳动用工管理情况,着重检查劳务分包款是否及时到位、建筑农民工工资是否按时发放等。今年以来,共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劳务分包单位发出检查监督意见书17份。
  安徽省要求,相关企业实行保障金制,中标企业的工程完工后,在1个月公示时间内,如果没有发生拖欠现象,保障金连本带息还给企业。
  “这几项措施的运行,非常得力。”汪杰告诉记者,“从效果上来看,今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相比于前两年,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建筑领域方面。”

  源头治起 新招迭出

  “要治理欠薪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治理。”汪杰认为,特别是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企业行为,净化环境,杜绝垫资、层层分包等现象的出现。
  “目前,安徽省各市都已经建立了联合清欠窗口,公安、司法、人社、建委等各个部门入驻,加强联动。”汪杰介绍:不仅仅是省内联动,在跨省合作方面,各地也在寻求联动。
  同时,安徽省为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采取了一些创新的方法: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安徽省在池州、黄山试点农民工工资卡。工资由公司直接往银联卡里发放,避免了因为人为的现金操作造成的欠薪风险。
  辽宁省要求工商部门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不诚信行为跟踪记录,并列为监管工作重点。并逐步建立对企业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联动惩治机制。
  针对一些欠薪高发行业和企业,福建各地正在推广工资保证金制度。在福州市,还建立了市级工资应急保障资金制度,应对突发工资纠纷。泉州劳动部门会同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建立了企业拖欠工资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制度,对欠薪企业进行信贷约束。
  在浙江省,截至目前,所有市、县(市、区)都建立了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以预防出现欠薪突发事件。全省共筹集周转金3.84亿元,已经累计动用5000万元。去年11月,浙江提出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由政府公共财政垫付周转资金,给部分由于企业主拖欠工资,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职工作为生活费或路费。
  广东省则规定省内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需按用工人数缴纳“保证金”,用人单位发生欠薪后,劳动者可以向欠薪保障委员会申请欠薪垫付。目前广东注册的企业约有120万家,预计每年大约可筹集8亿元左右。

  相关稿件
· 莫斯科要对拖欠工资者用重典 2009-07-27
· 从法院拿到了拖欠工资 2009-03-20
· 天津对拖欠工资案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2008-02-26
· 浙江实施保证金制度拖欠工资案件明显减少 2007-12-24
· 央行:600余家拖欠工资企业纳入征信系统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