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纺织小镇的“候鸟”能否飞回
    2009-02-09    作者: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一二十年来,浙江省萧绍地区的三个村庄,因亚洲最大的纺织品贸易中心与原料交易中心在当地的建立而兴盛,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这些中国经济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体与村民虽不能偏安一隅,但也在抱团取暖,等待春天,他们中的不少人相信,“牛市”并不遥远。

    市场前等待货主找上门送货的小货车及车主。李剑平 摄
    杭甬运河穿村而过,萧绍一衣带水,劳动力密集的纺织服装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纺织服装企业的兴起与聚集,亚洲规模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在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原料交易中心在绍兴县钱清镇方家桥村、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明华村顺势崛起。
    国际金融风暴来袭,令10多年来顺风顺水发展的国内纺织服装产业浴火重生,与亚洲最大市场阡陌交通的村民再也不可能守着“一亩三分地”,隔岸观火。江南村庄的经济脉络、村民的生活,注定在这个季节要发生变化。

明华村:村中企业普遍推迟开工

    60多岁的方阿大是明华村一名地道的农民,两亩多菜地是一家人的“命根子”,他在明华小市场的顾客多是村子周边企业的务工人员和村里的租房户。
    住在同村前明路20号的方海根比方阿大年轻几岁,平时除在明华纺织原料交易市场干装卸工外,就到1亩多自留地里耕种。卖菜地点则是一公里开外的绍兴钱清市场,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多于明华村。他说:“一斤菜可以多卖几毛钱”。
    春节过后,外地务工者姗姗来迟,去年同期村中客满出租房的现象今年暂时没有出现,两位菜农碰到了一个不小的困惑:白菜、芹菜不再那么好卖了,价格一落千丈。他们在田间地头盘算着村外来客返回的高峰什么时候到达。
    村党支部书记毛伟芳站在104国道衙前收费站旁,一辆安徽阜阳至杭州的春运包车停在站前,走下来三五个提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他说:“村中企业今年普遍推迟了三四天开工,‘候鸟’能否如数飞回难以料定”。
    亚洲最大纺织原料交易中心、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简称中纺城)就建在明华村,今春非同寻常地把以往5天年休假与春节长假并休,市场管理方要到2月5日(农历正月十一)才上班。一位留守市场过年的经营户说:“连中纺城都没上班,我们开门干什么?”
    四川省开江县靖安乡牛家坝村邓代银与唐永琼,曹仕伶与何有芬夫妇分别租住在明华村64号居民楼旁的105号、106号出租房,在村里的纺织企业上班。今年春节,他们与290多名外地农民没有回家,留在明华村过年。
    村子里64号院的女主人言水娟说,今年春节,这两家租房客房中没有了往年孩子的戏闹声,以及老乡串门的欢笑声,白天大家难得一见,可能忙于找工作。他们元宵节后是否在本村企业工作,继续租住她的自建平房也没有准信。
    这排五间出租平房,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公共厕所在100多米之外。原本是房东为解决家庭织造企业员工住宿建造的,后来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员工减少了,房子就拿出来出租。“房子总不可能闲着不租”,女主人说。
    每间出租屋五六平方米,租金每个月100元,这笔钱对城市白领来说可能是小菜一碟,但租房的农民工粟清秀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村里工作的言水娟说:“自家经济条件还可以,独生女已在萧山一中上高中了,对每月五六百元的房租收入不怎么看重。”重要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这个江南小村64号庭院带来了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和。“我把他们当作远方的亲戚。”
    入住之前,女主人会告诉租期较长的农民工说,不准发生违法事件或是和邻里吵闹的事情,并把约定条款写入租房合同中。也有短租户还没等主人提及此事就搬走了。
    同在一个屋檐下,亲似一家人。租房户陈寿标的女儿李南、邓代银的儿子邓洪杉分别就读于明华小学的三四年级。有时候孩子放学后,父母还没下班,就在村道上打闹。每见此情景,言阿姨都会提醒小朋友“先回家做作业”。如遇突然刮风下雨,院子里的农民工工作去了,这名家庭妇女都会利索地替他们收拾晒在室外的衣物。
    这些外来家庭或租房客的经济收入全部寄托在当地企业的订单上。他们遇上难以交付房租时,言水娟说:“我也随他们去,不去催交与斤斤计较,水电随用”。
    明华村前方路26号的方伟祥则没有64号主人的从容淡定。他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与村里接二连三的别墅形成显著差异的是,自住的两层瓦房10多年前由村里资助建造,现在在明华村打扫卫生、每月六七百元的收入也是被照顾的。这户人家在家门口搭建了两间出租房,每月200元的房租是这个家庭一笔不菲的收入。
    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管治保工作的方柏林说,明华村本地人口485户、1932人,申办暂住证的外来务工者3500人。2008年175户人家租住了村里的655间出租屋(含七八栋村民别墅楼)。
    获悉目前出租屋的入住率仅有10%多一点时,明华村党支部书记在为村级社会综合管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与村民的增收皱起了眉头。
    他算了一笔账:明华村共有655间出租房,月租金在120元-150元/间,2008年全村租房就是102.18万元,村民每年人均房租收入528.88元。若今年外来农民工租房难现往年盛况的话,村民的房租收入就会“跳水”。
    村中发生的变化不局限于此。明华纺织原料市场改造前,有300多名劳动力在市场就业,这不包括从事运输的小本经营村民。以人均1.5万元/年收入计算,村民一年收入450万元,加上村中房屋出租,这个亚洲最大的纺织原料市场每年带给村民的总收入近600万元。明华村以土地入股建设的中纺城目前处于投资建设期,虽然没有进入分红阶段,但公司方每年按银行同期贷款利息支付给村方,作为土地征用补偿费发放给村民。这笔数目也不小。
    市场新春开张营业后,纺织原料报价呈现涨势,基本属于有价无市,具体价格需等待买家确定。与此同时,当地纺织企业的转型发展给原料市场与劳动力的需求带来变化。一家织造厂的布局,从涤纶丝到坯布,至少五六道工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现在,不少企业从纺织制造转向做原料加弹,先进流水线的投入使用,管理方便了,用人却少了。杭州兴邦化纤有限公司20名员工现在可以轻松实现前些年100多名工人的效益指标。
    近年来,不少原料交易环节在企业之间完成,借助市场平台的货物交易量减少,这也给明华村民带来了冲击。过去纺织原料拉到市场交易,卸车是7元/吨,装货则要15元/吨,一家企业一年销售3000吨原料,其装卸费用达6.6万元。现在企业每年花两三万元请一两名普工,包装、装卸“一条龙”。
    与纺织原料交易市场为邻,明华村村民就业主要以市场的装卸工、保安员与卫生清洁员为主。不管是在出租房入住率,还是原料市场发展预期,毛伟方估计牛年会“有所下降”。元宵节前后,看到明华村每天百来名外地务工者进入,这位书记又坚信原料市场离“牛市”并不遥远。

方家桥村:调低村民分红标准

    明华村向东百米之外就是钱清镇方家桥村的纺织原料市场,两村经营户沿104国道而建融为一体,只有经营户门店招牌上打头的长途区号让萧绍两地泾渭分明。
    2月3日,农历立春,江南细雨朦胧。钱清镇原料市场附近的一位小四轮车主等了一晌午不见货主找车拉货。他忍不住往货箱的车轮撒了一泡尿“冲霉气”,国道上的车辆依稀而过,同行的200多辆车在路旁一路停放。
    王小生家住钱清镇上,57岁,拉着一辆三轮早餐车在市场门口吆喝着“油菜、包子、茶叶蛋,一块钱两样”。此前,这个几缕银发的老汉在小镇租店面做早餐生意,去年下半年无力支付店铺租金歇了一阵子。头一回在此地做生意,他说只卖了10元钱。
    来钱清纺织原料市场装货的外地车一般是朝发夕至。“外地人越多,早餐生意就越好”,这名摊贩一边说着生意经,一边望了望店门紧闭的市场,摇了摇头。
    龙学伦开着一辆电瓶三轮车在国道边上来回穿梭,这名来自四川达州的师傅说,钱清原料市场约有100辆这样的出租车,驾驶员以河南、安徽人居多。去年春节每天可以赚到两三百元,牛年春节不牛气,一天收入不到百元。
    钱清纺织原料市场所在方家桥村人口不足千人。目前,农业人口约为12名,其余都因市场建设征迁土地后变为居民。他们在这个春天与市场外来务工者一样,深感一场随国际金融风暴而来的“倒春寒”。
    20世纪90年代初,方家桥还是一个负债30多万元的贫困村。王郎水回村任党总支书记后,村办市场一举成功。过年分红成为当地村民翘首盼望的年度“压轴戏”,至今未改。
    2005年,钱清原料市场管理体制调整,绍兴县、钱清镇控股51%,方家桥村占49%股份。实施市场的改造升级工程,在杭州、绍兴两市交界处这个0.75平方公里的小村庄,掀起了一场城镇化剧变。村里乱搭乱建的出租房不见踪影,取而代之是的村民公寓楼;市场营业店铺由1400多间增加至1800间,1000多家公司或经营户进驻,并带动了15家餐饮酒店、20多家旅馆的发展。
    方家桥村党委委员、副主任叶金夫说:“寸土寸金的地方,房屋出租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村民可观的收入来自分红。”1800间店铺,高的,年租金2万至3万元,低的一年也七八千元。以每间1.5万元/年租金计算,市场一年收入2700万元。近10万平方米仓储,每平方米年租金98元,全年收入900余万元。村民不是办有自己的小企业,就是到外地挣钱去,年龄偏大的劳动力到市场做装卸工一年也能赚四五万元。
    钱清市场股权结构调整时,方家桥村把股权量化到每名村民,人均5万元股本金,年纪越大的股本金越多。牌轩路73号的叶小章老夫妻,80多岁,老两口的股本金就是15万元。永强路22号的王建方四十有余,夫妻俩加两个儿子股本金10万多元。
    据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钱清原料市场股权变化时,设定村民分红以股本金的5%为标准点,每年按0.5%的比例增长。2005年至2007年村民分红分别以5%、5.5%与6%的标准实施。
    2008年钱清市场恰逢金融风暴冲击与大规模投资升级,村民分红标准成为市场的“晴雨表”。方家村负责人表示,去年村级分红368万元。有三分之二老百姓的分红多年放在银行分文未动,自动转为定期存款;三分之一村民把红利取出完全可以过一个丰盛的春节。
    方家桥一对耄耋老人起居准时,饮食清淡,又有各种村级福利、保险等,日常生活中没有多少花钱的地方。他们的子女透露:“2008年村中分红父母大约少拿了 4500元”。
    “2008年6.2%的分红标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名村民说,在严峻的大环境下有这笔钱拿当属不易。村有关负责人在回应分红标准为何主动调低0.3%时表示,这是金融危机下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举措。
    钱清镇副镇长缪建平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场风暴影响总会有,国际市场纺织品需求的减少不可避免地传导至原料市场。“市场日子再难过总不会亏待老百姓,只是分红多少的问题”。站在一旁的方家桥村负责人说。

柯桥:一路下滑的纺织指数与股票

    明华、钱清纺织原料市场向东,杭甬运河及古纤道、104国道与萧甬铁路等不同时代的交通干线在绍兴县柯桥并行东延。
    中国轻纺城建设委员会一位职员对柯桥及绍兴的产业优势如数家珍:早在越王勾践时代,蚕织业已举国为事;隋唐时期,“越罗”风行天下;明清更有“日出华舍万丈绸”。当代机杼之声遍城乡,蚕丝为现代纤维所取代,新东方丝绸之路直达全球187个国家或地区。
    中国轻纺城改变了整个柯桥甚至绍兴县的产业发展与城市化方向。深圳新思维总裁、浙江明华纺织原料市场升级改造的策划顾问陈维勤说,一根线舞动资本市场,七零八乱的布匹集市脱胎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平台,是商品流通领域较高的发展阶段。
    “风暴”来临,全球纺织业都下滑。中国轻纺城会展宣传处徐美燕肩负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编制柯桥纺织指数。顺着她的指引,一幅亚洲最大市场的柯桥指数图呈现眼前,价格指数从2008年12月1日93.73一路走低到今年1月19日的90.52;外贸景气指数从2008年7月25日116.76下降至2009年1月23日的85.67。
    家住省城杭州、退休在家的李先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股民。2007年5月28日沪市轻纺城最高每股14.31元,2008年10月28日最低2.55元/股。他成为一个“摩托车进,自行车出”的股民。投资分析说,受周边市场崛起、纺织品销售模式转变、纺织品外贸壁垒制约等因素影响,中国轻纺城市场受到一定的挑战。
    “蚂蚁”不易被踩死,可日子也不好过。四川仁寿县汤先生在轻纺城西市场66号,花了3万元年租金经营一家布匹包装店铺。打捆一卷面料收费一至二元钱,以前每天有几十米到数百米面料业务量,现在经常“等米下锅”。
    轻纺城从事这等工作的群体有几千人,现在钱难赚,很多人都改行回工厂流水线上班,多少还有一点稳定性。汤掌柜说,在这就是“守株待兔”。
    西市场66号店主表示,现在一些小的客户连面料打包装的钱都难以支付,以前绝对不会出现此类现象。同在一条线上,大家都不堪市场重压。
    绍兴柯岩的45岁妇女王兴文,几年前是一名纺织女工,总想到市场闯荡一番。她入市后,纺织产业逐年进入低谷期,利润越来越薄,业务越来越难做。今年春节过后,女商贩总算碰到了一位巴基斯坦的客户。
    “黄袍变马甲”用在安徽26岁青年来某身上最为贴切。他去年9月以前还在上海证券市场做投资顾问。风暴一来,败走上海滩。他想在轻纺城市场找一个外贸跟单员的工作。他始终不肯透露名字,深怕报道后被以前天天读报的同事嘲笑自己“怎么落到小地方找工作去了”。
    与这些“蓝领”、“白领”相比,来自轻纺城周边镇村洗脚上田的农民生存得更为艰难。华舍镇的沈老师傅说,他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小孩上学,一家重担压在一辆核载1.49吨的小货车上。按规定装载,根本没有人请您跑运输;载多了交警的罚款单“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车子停放一天就三四十元的开支。
    去年下半年,绍兴华联三鑫、江龙印染等国内纺织产业界重量级企业出现问题,给轻纺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抱团取暖”,共抗“寒流”,2008年11月11日,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市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收购“精功控股”持有的9680万股“轻纺城”股权,此举意味着地方政府重新获得“轻纺城”控股权,以增强政府在市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与调控能力。
    外界曾传言“纺织不行了”。中国轻纺城会展宣传处处长助理马周勇说,当前政府招商荣市的力度前所未有,由招商小分队“游击战”到上下联动、全面出击,对象既包括经营户,更期待采购商。他多次带队到福建石狮等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招商。“市场不排除有经营户倒闭,但新增的多于‘死掉’的”,从而减缓了风暴的冲击。
    据沪市上周五(2月6日)的报表,轻纺城每股收盘价为4.6元,与大气候一样,开始小幅回暖。

  相关稿件
· 统计显示:金融风暴难阻挡拉美企业并购潮 2009-02-03
· 金融风暴中 大学生就业观更理性 2009-02-02
· 全球金融风暴中 达沃斯清冷低调 2009-02-02
· 金融风暴下的商业模式反思 2009-01-23
· 金融风暴引导消费模式悄然转身 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