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用评级中的金融实力分析
    2010-07-11        来源: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文章索引

一、金融实力在大公国家信用评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金融实力分析的总体思路
三、对金融实力部分次级要素的具体分析
四、大公国家信用评级方法与国际主要同类评级方法的比较

  三、对金融实力部分次级要素的具体分析

  (一)金融发展水平
  大公对金融发展水平的考察着眼于宏观金融,即不仅考察金融体系的微观主体——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也要考察以中央银行为主体、以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为基础的整个货币流通领域的发展水平。宏观运行机制的发展状况依托于微观运行机制的发育和完善程度;微观运行机制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宏观运行机制中各类政策的制定水平和执行情况,只有将二者综合考虑才能从整体上判断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因此,大公首先以微观运行机制为基本考察对象,主要通过对一国金融规模与结构的考察从整体上判断其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和效率特征;接着扩展到宏观层面,主要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传导效率、执行效果等角度考察宏观运行机制的有效性。
  1、金融规模与结构
  金融规模与结构主要通过分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来判断一国金融发展水平。一国通过对金融政策的调整,扩大金融业的规模,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率水平,使其作为经济发展驱动力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是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经过三十多年实践证明的基本事实。
  首先,需要对一国金融体系通过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表现出的金融发展水平做出动态判断。金融规模的变化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信用总规模为目的,因此金融投机和虚拟资产过度膨胀所造成的规模扩张不应视为金融发展。规模的变化从总量的增长和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规模扩大上表现出来。考察总量的指标主要包括:金融资产总量、金融相关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货币化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及其变化率等。考察各类金融机构的指标包括规模与效率两个角度,如金融系统存款/GDP、私人信贷/GDP和金融机构的赢利性指标、运营成本指标等。考察各类金融市场的指标主要是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中的规模性指标及其变化率等。
  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的结构和金融工具的结构两个方面。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以及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等状况有别的因素相互组合,形成发展程度高低不同的金融结构。通过对结构的分析能够判断一国是否具备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多样化与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种类丰富的金融工具体系,从而对一国金融结构的发展水平做出综合判断。这种判断不是简单地肯定某一种金融结构是优秀的,如金融机构主导型或金融市场主导型等,而是必须结合一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评价该国金融结构的组合特点是否符合该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大公认为与规模相比,多数情况下金融结构的变化更能反映一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因为规模性指标无论从纵向和横向比较都不具有绝对意义。从纵向比较看,并非一国金融规模发展越快就表明金融发展水平越高。金融规模的过度膨胀有可能意味着资产价格存在泡沫,未必都是实体经济需求的反映。资产价格高涨吸引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金融不仅没有因为规模的扩大把有限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反而截留了大量的资金炒作资产泡沫,导致实体经济的真实投资不足,金融泡沫的破裂更严重损害实体经济。从横向比较看,也不一定规模越大的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就越高,由于各国的经济、金融结构与发展模式不同,以及一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使得对规模性指标的判断不能单纯以数量下结论。而与规模相比,金融结构的演变事实上是一种包括了金融效率提高及金融体制完善等质的规定性在内的金融体系质量的升级。在一国金融发展的初期,由于现有结构下的潜能尚未得到有效开发,通常会表现为规模的扩大,但是单纯的规模变化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所以结构的调整势在必然。因此对微观金融体系发展水平的考察要将二者相结合,并且在金融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金融结构的演进上来。
  其次,需分析金融政策对微观金融体系发展水平的影响。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金融政策主要包括金融发展战略、信贷政策、外汇政策、支付清算政策、对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其他政策等。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金融政策的走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金融管制过度制约了经济的活力和增长潜力,于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金融深化政策来促进金融发展,使金融规模和结构得到提升。实践证明金融深化政策的确通过各种渠道产生了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但是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大公考察金融深化改革时,关注这类改革是否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做支撑,是否能够分阶段、分步骤、稳妥地进行,这是因为迅速的、不加选择的利率或汇率浮动等自由化政策导致资金不规则流动,在宏观经济不稳固的情况下,非但不能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反而会带来企业和银行破产的风险,造成种种经济不安定状况;并且强调金融深化政策一定要与其他领域的改革措施配套实施,例如实体经济的价格机制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金融监管的改革等。
  2、货币政策
  与作用于微观金融发展水平的金融政策不同,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直接从宏观层次上影响金融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的主要途径在于它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实现对总需求的管理,确保总需求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具有适度扩张的态势,从而达到既推动经济增长,又防止经济过热或经济萎缩对实体经济产生危害。由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只有转化为信用的扩张和收缩才能影响总需求,而这个转化的媒介就是金融体系,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借助于金融体系才能得到有效执行,这使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
  货币政策的首要职责是为经济运行提供稳定高效的宏观环境。大公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分析就是以此为标准来判断货币政策运用是否得当。为此,需要对货币政策做出全面分析。首先,应判断其目标选择的恰当性。目标选择本身是否科学,符合本国实际直接关系到其对经济产生的综合效果。在经济规模和特征、宏观经济表现和外部环境等各方面情况不同的经济体,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也应不同。例如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使总需求扩张导致的通货膨胀具有必然性,因此在发展中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基本都是失败的。又如同是货币局制度,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效果差异甚大,在中国香港被证明是成功的,但在阿根廷则是失败的。接着,应考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传导效率等。在金融体系不够健全、金融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由于缺乏足够的政策工具、或工具的作用有限等原因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制约,传导效率下降。最后,评估其政策的执行效果。执行效果常常不是一个孤立的因素,它通常是在对目标选择、传导机制、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制度环境、与财政和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程度等综合考虑后做出的判断,结论是货币政策对经济稳定高效运行将产生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及其程度。
  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发生是货币政策运用失当的典型事例。1998年俄罗斯债务违约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之后,美联储对当时经济已经出现泡沫的情况判断失误,降息的幅度过大,而且维持低利率的时间过长,使债务泡沫愈演愈烈,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历经十三次下调,降低为1%。而在2005~2006年,利率和信贷政策收紧时速度又过快,导致泡沫加速破灭。事实证明美联储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定为通货膨胀,而不对金融市场的泡沫给予直接干预是有缺陷的。美国长期保持低通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由于其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而是得益于大量廉价商品的进口。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还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二)金融稳健性
  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一致,大公对金融稳健性的考察也是从宏观金融出发,不仅要分析微观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还要考察信用信息服务体系的运行状况和一国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水平,力求对一国的金融稳健性做出全面评估。
  大公认为当前条件下,全球金融风险频繁发生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一国金融体系内部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角度得到基本解释。从内部因素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金融深化程度在各国不断提高使信用关系日趋复杂化,它在促进金融体系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信用关系复杂导致形成信用风险的因素更加多样,识别信用违约更加不易;信用链条不断延长使信用主体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极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信用产品创新也放大了信用风险。因此,金融风险爆发的频率在各国明显提高了。从国际因素看,在世界范围内,美元发行脱离约束以后全球流动性日益泛滥,虚拟经济呈现过度膨胀之势,导致国际游资冲击各国金融市场引起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进而形成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影响一国金融稳定的普遍原因;同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开放使各国之间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联系日益紧密,一国发生的金融风险会通过各种途径波及他国。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的韩国金融危机、1998年的巴西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的阿根廷、土耳其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都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加强的表现。
  1、金融体系稳健性
  金融体系稳健性包括两个主要的考察角度: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健性。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评估以金融机构为一方主体的信用关系总体上的安全状况,金融市场的稳健性主要从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和交易规模扩张是否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来判断其稳健性。
  传统上,由于银行体系稳健经营对一国经济乃至社会和政治稳定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就是指银行的稳健性,为此发展出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银行业风险评估体系,大公对此予以充分借鉴。大公在评估银行业风险时要对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规模做出估计,从而推断中央政府为此可能承担的或有债务或直接债务规模。除了经营传统业务的商业银行以外,证券、保险、信托等其它有影响力的大型金融机构一旦出现经营问题,对整个金融体系稳健性所形成的冲击效应也不容小觑,同样需要关注。
  金融市场的稳健性是更难评估但又十分关键的领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美国和西欧的影子银行系统将大量有毒资产移出表外,使金融风险的规模很难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很差,特别是场外交易市场最缺乏管理,杠杆率畸高,规模急剧膨胀,一旦资产价格下降、杠杆反转,流动性将迅速消失,风险极大。大公为此将采取反周期的方法,对金融市场的稳健性予以审慎和全面的考察。首先要判断金融市场的制度性基础设施是否完备,每种交易工具能否得到有效的规制;然后判断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杠杆化率,金融市场的总规模与实体经济的匹配程度等;最后密切关注交易工具的价格走势或者相关指数的波动性,以此衡量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及衍生品市场的稳定性状况,同时,也会注意到不同类型市场之间存在着市场风险的辐射和传染效应。
  在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评估上,无论是考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市场,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予以关注:一是信用规模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问题,主要指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现象;二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问题。
  第一个问题之所以在不少国家成为反复出现的难题与国际金融体系当前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密切相关。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流动性日趋泛滥,信用规模,特别是其中的虚拟经济之膨胀速度远超实体经济之增速和规模。1970年全球信用总量不过数千亿美元,2007年已经超越400万亿美元,同期全球GDP总规模只有不到60万亿美元,增长速度(以实际GDP衡量)平均不到5%,信用规模是实体经济规模的6.7倍;全球金融资产呈现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传统货币(M1和M2)只占到1%,广义货币占9%,金融债券占10%,而金融衍生品则占80%,金融衍生品代表的全部都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本质原因有二:一是国际储备中心货币美元的发行失去约束,美元泛滥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源泉。二是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之间实行汇率浮动。浮动汇率催生了天文数字的外汇投机买卖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它还迫使各国中央银行储备大量美元外汇资产,以便防止汇率剧烈波动。世界范围内游资充斥无时不在寻找盈利的机会,而置一国的金融安全于不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虚拟经济泡沫破灭造成经济衰退的显著事例包括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瑞典和芬兰等,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东南亚诸国等。应对资产价格动荡,防止由此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已经是各国中央银行面对的最困难挑战之一。
  大公国家信用评级的金融实力评估充分注意到这一现象,将对该问题的考察贯彻到金融实力分析的方方面面,如金融规模、货币政策,尤其是在金融稳定性方面。目前大公用来衡量各国信用规模与实体经济之背离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股票总市值/GDP、股市平均换手率和平均市盈率、金融衍生品交易名义本金余额/GDP、OTC衍生品交易合约金额/衍生品交易合约总额、实际GNP增长速度与股市指数增长速度的对比;真实工资增长速度与资产价格增长速度的对比和不动产价格与租金的对比等,通过这类指标可以对信用规模是否过度膨胀等做出估算,从而判断由此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问题是另一个影响金融稳健性的普遍性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普遍欠发达,金融机构竞争力差,迅速、盲目的金融开放容易使本国金融业受到国外金融机构的控制,本国金融市场被国外游资操纵。控制了一国金融业,就控制了一国经济的制高点,本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暴露在外国金融资本的控制之下,造成金融脆弱性加剧。这些外国资本受母国和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一旦预期改变,有可能快速撤离该国,引起外债负担沉重,外汇储备剧减,货币贬值,进而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大公使用外国金融机构资产/金融机构总资产、一国拥有国外总负债的存量规模与GDP的比例等定量指标以及结合对金融开放各项制度安排的优先顺序和合理性的定性判断来考察各国的金融安全问题。
  2、信用信息服务体系
  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性是由信用经济条件下信用信息严重不对称决定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以金融资产的交易为内容的信用关系是金融体系的本质内容。对债务人违约风险的充分揭示是维护正常信用关系的前提。但是随着金融发展导致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债务链条复杂化,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金融体系中愈演愈烈,导致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上升,金融风险增加。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是金融体系自身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机制。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信用信息的各类提供机构,其中信用评级机构因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评级技术对受评主体的信用水平做出准确排序,而不是仅提供原始信息,加之受评对象范围广泛等原因,市场影响力巨大,需重点考察。
  对信用评级体系的考察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用评级机构的健全性和独立性、评级标准的科学性以及监管水平。
  信用评级机构的健全性是指信用评级应涵盖金融体系中所有需评估信用风险的领域,健全性是使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各类信用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合理揭示的组织保障。评级机构的独立性是指评级机构无论是在对国内信用关系还是国际信用关系做出评价时,都应当摒弃利益冲突,从独立的立场做出客观判断。评级标准的科学性指评级机构要在深入研究各种信用风险形成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技术,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提高信用评级准确度。监管水平是指,由于信用评级的特点和评级机构担负责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运行机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市场主体,政府监管不可或缺,因此要关注政府监管的完善程度。美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对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大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对其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使美国评级机构之间的自由竞争和向受评主体收取费用的模式愈演愈烈,这两种制度性缺陷使评级机构不得不为了保住自身利益而放弃甚至背叛公众利益,形成了评级机构之间的级别竞争和评级趋同化,妨碍技术创新,导致大面积的评级错误,累积而不是化解金融风险。监管就是要通过政府的作用解决评级机构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保证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3、金融监管
  一国政府对金融体系全面、及时、恰当的监督管理是维护金融稳健性的最后保障。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实行金融深化政策以来,金融发展水平与日俱进,金融体系越来越复杂,使金融业的监管难度不断加大,而不少国家又一味依赖市场自身的优胜劣汰机制自我管理,忽视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造成了普遍性的金融监管不足问题,致使在金融体系中积累了大量风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只要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严重缺陷,都难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冲击。此次美国的金融危机规模如此巨大,欧洲成为重灾区,与这些国家的金融创新规模与金融监管程度严重不匹配有直接的关系。大公对一国的金融监管水平给予高度关注。
  在对一国金融监管水平进行考察时,大公具体从法律基础设施、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监管效率三个方面来衡量。法律基础设施主要考察一国金融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是否健全、统一、协调,稳定性与更新速度如何等;金融监管体制考察一国事前和事后两套监管体制的健全性,监管机构之间是否存在监管的漏洞或监管竞争等不良现象,监管法规的执行力度如何等;监管效率是从金融市场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健、金融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角度检验金融监管的执行效果。


1234
  相关稿件
· 国家信用评级中的经济实力分析 2010-07-11
· 国家信用评级中的国家管理能力分析 2010-07-11
· 大公国家信用评级方法 2010-07-11
· 构建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 2010-07-11
·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战略抉择(下) 201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