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略论》格氏定律与价格分歧——评一国二币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七日
    2010-01-25    张五常    来源:经济参考网

    (五常按:一九八○年四月,中国推出外汇券,为外来游客到较高档次的消费场所专用,而本土的市民是不准到这些场所消费的。这用场过了不久就改变了。风风雨雨十多年,外汇券要到一九九四才取缔。)

    我们知道中国有两种货币:人民币和外汇券。根据几星期前的行情,港币兑换人民币的公价是每一百元换三十五元;港币兑换外汇券的公价也一样。但在“灰”色的市场里(即不被严禁的黑市),兑换率是一百港币换六十三人民币。换言之,在中国,港币的灰色市价是比公价高出百分之八十。

    混乱市场胜没有市场

    从香港或外地到中国内地的人,或要跟中国贸易而不以外币议价的,正途上他们要照公价以外币兑换人民币或外汇券。因为外汇券可以带出境,而在离境前又可将外汇券以公价换回外币,所以到中国消费的人,若依公价兑换,都选外汇券。因为外汇券可照公价换回外币,此券的灰色市价就比人民币高出不少。在内地购物,除了在某些特区可以直接使用港币,一般的物价是以人民币为单位的。假若你是外来的中国人,卖物者难以鉴定你是何方神圣,人民币他们会照收。就算他们知道你是外来的,要求你付外汇券,但你坚持付人民币,大多数也能照价成交。当然,假若你见买物处有人龙,或见多人抢购,你只要拿出外汇券,在空中晃几下,就如有神助。
    在行人较少的地方,或在自由市场内,用外汇券购物是可以大幅度地压价的。跟街头小贩买荔枝,用外汇券可以照价买多一倍。但外来客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难以讨价还价,没有人民币在身,就要照价付外汇券。司机规定要将外汇券交回公司,而他们所交出的外汇券如果少过一个定额就会被罚(例如罚补轮胎),然而,私藏外汇券而去赚灰色市场的兑换率,是这些司机的一项主要收入。据我个人估计,他们这一份“额外”收入比薪金还要高。难怪有些司机是乐意被公司罚补轮胎的。也难怪这些司机对外来客不仅是礼貌周到,而他们工作的勤奋,比起香港以“搏命”闻名的出租车司机,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些地方,例如在广州的中国大酒店或白天鹅宾馆,灰色的市场就变为白色了。为了争取“本地人”的生意,这些地方的某些饮食部,接受人民币,但价格的单位是外汇券,所以付人民币的是要照价加三至加五不等。当然,比起灰色市价的加八,付人民币还是远为相宜。
    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见中国政府没有大事压制“非法”市场的存在;而将灰色改为白色的双重价格安排,在某些场所是许可的。单看这些混乱情况,我们体会到中国的经济开放不是纸上谈兵。尽管我们久不久读到“炒黑市”或“取暴利”的人被逮捕的消息,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制度下,用武力或其它“改造”的手段来压制“非法”的市场交易,其约束力可以惊人。黑市的普及是开放的效果。混乱的市场比没有市场自由得多,对经济增长有大助。大事压制黑市是走回头路。让市场有更多的自由,黑市就会自动地消失了。到了那一天,一国二币的制度不会存在。

    格氏定律大有问题

    经济学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定律,叫做“格氏定律”(Gresham's Law,其实不是格氏始创的)。这个定律说,假若一个社会有两种货币,而这两种货币又有优﹑劣之分,那么劣货币(价值较低的)会将优货币(价值较高的)驱逐出市场,以致无人使用。这定律是基于两种货币有着公价兑换率,使两种货币的价值失去了均衡点。在这情况下,到市场购物,每个人都会抢着使用价值较低的劣货币,所以优货币就不会在市场流通了。按照定义,人民币是劣货币,而外汇券是优货币;依照定律,外汇券是不会在市场流通的。但为什么外汇券能在中国的市场存在呢?格氏显然是错了!错在哪里呢?这是个有趣而重要的问题,答案不简单。
    让我首先指出格氏是忘记了一件事。在有优﹑劣两种货币的制度下,买物者当然是要用劣货币,但卖物者肯不肯收劣货币,格氏是没有考虑到的。当然,卖家是要争取优货币的,但买家不肯付,怎么办?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同样的物品分开以优﹑劣二币定出不同的价格,达到了市场的均衡点,那么买卖双方对任何一种货币都没有异议。这是间接地将两种货币自由兑换,公价有等于无,货币也就没有优﹑劣之分了。在某程度上,中国大酒店及白天鹅宾馆所用的二币二价,正是这种办法。
    在其它的市场上——例如蔬菜市场或出租车——定价是只用一种货币做单位,那么外汇券(优币)又怎会存在呢?第一步的答案是:中国政府规定外来客用外汇券——即优币,本地人用人民币——即劣币。进一步的答案是:外来客在入境时经正途照公价兑换了外汇券后,他们之中有些不懂得(或不敢)到灰色市场去将外汇券换取“加八”的人民币,所以要用外汇券。讯息费用或交易费用的存在,隔绝了外来游客使用劣币的门径,推翻了著名的格氏定律!换言之,格氏定律的成立,要基于某些讯息费用或某些交易费用不存在。在格氏时代(十六世纪中期)的英国,外来游客少而政府也没有规定某些人要使用新铸的金币。所以在当时,旧而有瑕疵的劣币就把新的逐出市场了。
    再进一步推理,问题并不仅是有没有外来客这样简单。正如上文所述,用优币的人可以将物价压低,而用劣币的人可能要加价。讨价还价的行为自古皆然,而有了这些行为,用任何一币也没有分别。所以我不相信格氏定律是有事实支持的。

    价格分歧不一定多赚外汇

    今天在中国,外来游客以公价兑换了外汇券后,不懂得利用灰色市场,在购物时也不懂得讨价还价,蠢到死,照定价付出外汇券,他们购物的真实价格就要比本地人所付的高得多。那是说,有了优﹑劣二币的存在,二币二价是同价,而二币一价是价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后者也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大有名堂的热门题目。
    为什么中国要保持优﹑劣二币这个制度呢?我的答案是,政府希望能利用价格分歧,使外来客在购物或享受服务时,要付出比本地人较高的价格,从而赚取较多的外汇。几年前,这答案难以确定。这是因为在那时,外来客及本地人的消费地方分得很清楚。例如友谊商店或某些餐馆内水平较高的部分,本地人是不能涉足的。较好的消费场所被界定为外来客专用,导致不同国籍的消费者所能购买的物品或享受截然不同。较优质的物品及服务价格较高,价格分歧就很难确定了。那几年,我的印象是中国政府要禁止本地人购买较高级的物品,而当时禁止本地人收购外币,也给我一个要禁止本地人托外来者购买高级物品的感觉。
    现在的情况有了显著的改进。本地人可随意坐出租车,可在友谊商店购物,也可坐在饭店最佳的一角。然而,因为有优﹑劣二币的存在,同样的物品或同样的服务,外来客付优币,价格分歧就变得明显了。要将二币分优劣,政府一定要在某程度上禁止二币以市价自由兑换,外汇管制于是难免。从其它国家的经验中,我们知道外汇管制的存在不一定是因为有两种货币的制度,也不一定是为了推行价格分歧。但若政府要以二币一价的办法来推行价格分歧,外汇管制却是需要的。
    我们要问,现在因为二币一价而形成的价格分歧,是否能带来较多的外汇呢?答案是不一定。外来客付较高价能否给中国多赚外汇,要看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较低的价钱可能赚取更多的外汇。另一方面,在一国二币的制度中,有四个效果我们可以肯定。
    第一,以二币推行价格分歧有一般性。某些物品及服务会因而多赚外汇,但某些物品及服务却会因而赚少了。虽然我们不知道二者的总和是较多或是较少,但若要以价格分歧来赚取较多的外汇,一般而言是下策。
    第二,因为价格分歧的存在(除二币以外,外籍游客的旅游价比港澳人士为高),好些外来客望门兴叹而不入。认为旅游中国物价太高的人不计其数。外来客访中国,有着重要的传达讯息的作用。因此,就算是价格分歧能赚取较多外汇,可能得不偿失。一国二币与中国目前坚持的开放政策是有矛盾的。
    第三,假若一国二币真的能多赚外汇,这“多赚”显然是很少很少的。要多赚外汇的主要办法,是增加出口。但现有的外汇管制及二币所带来的混乱,大幅度地增加了外贸的交易费用(任何跟中国贸易的人都有同感),这是会削弱出口的。
    第四,要促进经济发展,外汇管制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保持二币的制度,外汇管制难以解除。换言之,以二币的办法来推行价格分歧,一个无可避免的间接不良效果,就是加强了外汇管制的顽固性。
    根据以上所提出的四点,我们的结论是:一国二币是下策。现在中国又打算在经济特区发行另一种货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从事经济研究的,就算是被好奇心所驱使,很想见识一下一国三币的情况,也不能不指出在目前因改革而引起的混乱情况中,凡事宜尽量简化。

  相关稿件
· 网友评论:《货币战略论》 2010-01-25
· 《货币战略论》——序 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