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9月份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长三角、重庆、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多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中央政策的积极鼓舞下,多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对当地去库存、经济拉动明显。 如何借政策东风,使本地区经济再度起飞,目前正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思考的命题。日前,上海、江苏、深圳等地密集出台政策,积极落实中央政策,一时间,区域经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望“梅开二度”。
上海:层层分解46项任务
上海市于近日公布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意见》对上海到201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进行了规划。上海市将相关工作详细分解成46项任务,分别交由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牵头落实。 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打造是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在发展金融服务业方面,上海提出发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的优势,不断提升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服务与金融支持,上海还将在多个金融创新领域进行探索,比如推动在长三角地区有长期业务的境外企业试点发行人民币债券,研究探索股权投资和银行贷款之间的联动机制等。而在发展航运服务业方面,上海提出建设以货种接卸和中转服务为主的宝山罗泾和杭州湾等港区,加大江海联运推进力度,实现长江内河集装箱船舶江海直达联运等多项措施。 对于备受关注的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上海市提出,要发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与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将相对成熟、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在长三角地区推广。
深圳:深港经济圈呼之欲出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目前正抓住这一机遇,谋划本区域经济再度起飞。 据悉,目前《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正交由中央政府作最后审定,深圳可能在“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等四方面,获得“先行先试”的授权。 除了《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外,深圳还起草了《关于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4月15日已在深圳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有望于近期正式公布。据了解,这两套方案都将“提升深港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的地位”作为重点。 消息人士称,《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在“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等方面,均提及深港合作,并单独以一个章节探讨“深港合作先行先试”。而且提出了深港合作的新定位:形成全球性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其中“金融中心”尤其是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推动巩固和提升深港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的地位”。
江苏:沿海开发强势出击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月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获得政策支持后,江苏省便开始马不停蹄地推介江苏沿海。6月30日,江苏沿海开发恳谈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均到场向与会企业介绍江苏沿海开发总体情况,这次会议共吸引了300多家中外企业前来出席,签署了50个重大合作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340亿元。 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地区之一的连云港也不失时机加紧向外界推介自身优势。7月1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沿海开发合作(上海)说明会”在沪举行。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省正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苏北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按照计划,到2012年,江苏境内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3068公里,到2020年将达4062公里,投资总规模2012年将达1569亿元,2020年将达302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