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高管有资格指责“分汇于民”的建议吗?
    2009-02-17    作者:何玉荣    来源:中国金融网

  关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争论看来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贯不受草根待见、总是喜欢替特殊利益集团代言的张维迎忽然“急停左转”:将近2万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来分给居民,如果政府持有的美国债券分给老百姓,让每个中国人都变成美国债券的持有者,是一件好事。此一言论甫一现身,颇让周围人等大感诧异,直接参与我国外储管理的中投集团总经理高西庆当即指出:“目前中国在与国外打交道的过程中,只要力量稍一分散,就立即会变成人家的鱼肉,任人宰割,因为中国的力量太弱。……他的观点不敢恭维。”
  至于张维迎在此敏感时期,冒然指陈我国外汇管理水平,并建议分给百姓是否已经嗅到民意愤懑浪潮的前奏气息,欲以民意为镰大肆收割拥趸、执掌时代前沿的话语权,就不得而知了,断然猜测更有“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但是仅仅就此泛泛而谈,既缺乏操作性也没有先例可遵,与谢国忠发股票给百姓一样,实有哗众取宠之嫌。探讨商议甚至批驳并非不可,反而有集思广益的好处。但这里似有两个不争的事实不应忽略。
  其一,中国多年来单一美元化的外汇储备策略(美元资产超过总外储的70%)是否应该检讨。这里的确有历史原因,但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也不应避而不谈。可以预见到,未来美元资产必将随着全球经济逐步企稳而再次进入贬值通道,在弱不禁风的全球金融市场中,我国单一的美元外汇储备稍有动静,或将引发剧烈的“蝴蝶效应”,毕竟我们的规模如今已大到令其它交易对手望而却步的程度。我们对美元债券的价格绝对话语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不至于有恃无恐,但同时我国的巨额国家财富面临缩水贬值之虞,在这种“恐怖平衡”的制约下,外储运作的顾虑重重,空间本来不大,加之,近两年来无论是国家队还是民间资本和QDII出海无一不是铩羽而归,鲜有成功案例可循,加大了政府改变外储单一化的顾虑。但是,有一点应当明确,当前的外储模式必须改革,由于主动权在中国政府手中,即使市场有变化,主动做出调整的依然是我们,切不能因噎废食,作茧自缚。阻碍外储管理体制改革的任何人和观点都将会被历史扔进故纸堆里。
  其二,中投公司在两年来乏善可陈甚至让人哭笑不得的投资业绩是否应该给民众道声歉。长期以来,巨额的外储运作始终是秘而不宣的,但借中投公司的公开市场操作,终于让国人一睹真颜,但是经过两年的市场锤炼,作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公司的投资回报几乎无从谈起,空留下国际投行间的一丝笑谈。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运作外储的确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也是一个智者见智的问题,社会各利益相关方自然有理也有权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观点。学者张维迎此刻抛出“分汇于民”的建议是否正确值得商榷,但亏损连连的中投公司似乎没有必要如此猴急,言论甫一出现便忙跳出来指摘其中不是,大有瓜田李下之嫌。难道就丝毫没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危机感嘛?
  由于我们无法具体看到中投的财务报表,对其总体的资产管理水平无从评判,但从07年30亿美元投资Blackstone、50亿美元投资摩根等几招臭棋足以让高喜庆这些养尊处优的“官员投资者”一年多来颜面扫地,截止08年年底中投已经在仅在Blackstone上就浮亏12亿美元,摩根更是亏损高达40亿美元之巨,损失率达到80%。中投首席风险官汪建熙曾说:中投公司的使命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有很大风险的项目,出现亏损的概率不能超过5%。但如今仅就黑石和摩根就已经损失超过50亿美元,在海外总投资额不超过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来看,浮亏也已经超过红线,汪建熙又将如何解释国民财富化为乌有的“意外事故”?据悉,近期中投将有限度公布首份年报,应该给国人一份明确的交代,收益不佳或是亏损要么是时运不济或是能力有限,但如果业绩很难看但却又缺乏反省和自我检讨的态度,恐怕此刻跳出来指责将外储分发给民众的观点是胡闹的话,不仅有失厚道,而且也太不识趣:有网友质疑道:不分给老百姓,难道接着让你们亏下去吗?的确,这已经不是一句“肉食者鄙”这般泄公愤所能了事的了。
  时事艰难,正如学者俞可平所言,中国固有的诸多矛盾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酵已经残渣泛起。此诚危急迭出之秋,巨额的外汇可能是中国民众为数不多的硬保障之一,也是我国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一把利刃,万不能在此大是大非面前有闪失。既要拉出去打得赢,又要有留下来守得住,中国外汇储备的确应该给人们带来福祉,而不应该总是拿来给人观赏的,更不应当让老百信觉得这是国家的于己无关才好。

  相关稿件
· 分散外汇储备福兮祸兮? 2009-02-17
· 外汇储备和国有股票怎样“瓜分”效率最高? 2009-02-17
· 分外汇储备让百姓的财富回归百姓手中 2009-02-17
· 外汇储备分给个人似是而非 2009-02-17
· 张维迎:应将一半外汇储备分给百姓 200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