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装备制造业逆势上扬:低谷,崛起的良机
    2009-02-04    作者:何勇    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按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日益显现,装备制造业也不例外。沈阳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著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沈阳装备制造业逆市而上,2008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00亿元,同比增长23.2%。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辽宁省、沈阳市近年来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抉择,也得益于沈阳市各个装备制造业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懈努力。其核心,一是搞好技术创新,占领高端产品市场;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占领高端人才市场。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图为沈阳机床集团的生产车间。

  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个冬天格外寒冷,而辽宁沈阳装备制造业却笑傲寒风:2008年,沈阳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占该市工业比重上升至46.6%。装备制造业效益也比较可观,仅铁西区装备制造业就实现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90%。
  沈阳装备制造业,是怎样实现逆势上扬的?

手有订单  心中不慌

  记者从沈阳机床集团、北方重工、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远大集团等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了解到,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企业开始突出抓订单、签合同、收货款,订单基本饱满。
  “从2008年9月起,我们集团的主要领导和销售人员就深入到全国各主要市场,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以抢占更多市场。”北方重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耿洪臣说。目前,北方重工数百名销售人员活跃在市场第一线,抓订单、保合同,回笼货款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对我们这样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处于行业领军地位的企业来说,机遇远多于危机。”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常务副总王昌绪说,“目前我们2009年订单饱满,现在都已经着手拿2010年、2011年的订单了。”
  沈阳机床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该集团的产品订单已超过50亿元。由于普通机床是批量流水线生产,不需订单,50亿元订单全部是数控机床。

一抓科技  二抓人才

  受危机影响较大的企业,多是缺乏自主创新、生产经营粗放型的企业;真正破产、倒闭的基本都是依赖外向型加工、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卢柯分析。
  “现在,我们企业就做两件事儿,一是搞好技术创新,占领产品高端市场;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占领本行业高端人才市场。可以说,任何一次市场的低谷,都是企业崛起的良机。”王昌绪说。
  1月4日凌晨,在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装配车间,经过50多名工人日夜紧张组装,百万吨乙烯装置用裂解气用压缩机组组装成功。这是一台天津石化订购的大型设备,是填补国内生产空白、目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能制造的世界级产品。沈鼓集团党委副书记邓长辉说:“进军高端新领域,进军国际先进水平,用世界级产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2008年,沈阳新增全断面掘进机等28个世界级产品——这也许可以解释,沈阳装备制造业逆市崛起的原因。
  “市场低迷时期,也是最容易引进高端人才的时机。”王昌绪说,“由于市场不景气,美国等世界著名的电器制造企业高层人才闲置。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在去年第三、第四季度,高薪引进了一批国际一流的高精尖人才。”

政府扶持  不可缺位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尤其是在当前的困难时期。
  “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面临的经济困难,引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应对挑战,把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
  铁西区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为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难题,该区积极帮助企业牵线搭桥,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设立了装备制造业工业发展基金和信贷担保基金,鼓励和引导投融资机构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投融资。同时,该区还投资10亿元加强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
  沈阳还加快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与发展,为装备制造业企业建设公共平台。他们把分散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的科技基础资源,通过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搭建起公益性、开放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的科技平台支撑。
  同时,沈阳还加大了对重大科技专项的扶持力度。市财政安排资金1.5亿元,用于支持特高压输变电、盾构机、大型乙烯装置等重大成套设备。投入近5000万元,支持产业带公共服务平台和25个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相关稿件
· 沈阳:金融危机促职业培训“升温” 2009-02-02
· 沈阳:每年以500万元扶持农民合作社 2009-02-02
· [公司透视]沈阳装备制造企业:让危机变机遇 2009-01-23
· 沈阳装备制造企业:让危机变成机遇 2009-01-23
· 沈阳大雪来袭 200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