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长三角“电荒”的压力与烦恼
    2008-08-29    本报记者:俞林凤 顾烨 张道生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电力企业限产、其他企业限电——今年夏天的持续高温,又一次让长三角地区感受到“电荒”的压力与烦恼:到底是因为缺煤,还是因为缺电?
  一些专家认为,长三角缺电的原因不再是装机容量不足,而是煤电价格不联动。电力价格体制改革是大方向,煤电联动越快越好。

  怪象:电厂多劳少得

  “计划内补贴单价为0.15元/度,计划外补贴单价0.17元/度。”宁波市明耀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惠国粗略地计算后发现,“今年迎峰度夏时期,每个月亏损600万元左右,即使政府补贴380多万元,实际亏损依旧达到200多万元。电发得越多,亏得越多。”
  事实上,该热电厂只是地方电厂的一个缩影。
  如同以往,今年江浙一带地方政府依旧出台鼓励地方电厂顶峰发电的政策。迎峰度夏期间,江苏省调度部门明确要求一些机组开机发电“顶峰而上”;杭州市政府在《关于公用热电企业2008年迎峰度夏顶峰发电财政资金补助办法的通知》中提出,对杭州市20家燃煤公用热电企业进行暂时性补助;六月底,嘉兴市出台《2008年地方电厂阶段性补贴方案》,确定补贴单价为0.17元/度。8月初更是将补贴单价提高到0.3元/度。
  不同以往的是,今年即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地方电厂顶峰发电积极性依旧不高。“在2003、2004年,煤价只需300、400元/吨,政府补贴后,一度电盈利0.15元左右,按一个夏季发电1亿度计算,利润高达1500万。而现在煤价已经超过1100元/吨,每发一度电成本需要0.67元,亏损在0.17元/度甚至更多。”长三角地区某热电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如今揽这单生意力不从心。
  据了解,今年长三角地区部分中小电厂在成本压力面前纷纷选择停产。

  原因:煤电不联动

  多年来长三角一带地方电厂一度顶峰发电的原因是什么?供求不平衡。
  “几年前的‘缺电’更多是由于装机容量不够,现在却是价格机制‘惹的祸’”。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指出,从2005年开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在减少,说明现在缺电的原因不再是装机容量不足。
  据中电联资料显示,2005年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411小时,同比降低44小时。2006年又同比下降203小时。电监会披露,2007年,全国电力供需进一步缓和,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继续大幅回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累计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011小时,同比下降187小时。长三角地区的情况也不例外。
  “缺电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煤’、‘计划电’。”徐惠国表示,亏损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而电煤供不应求,煤炭企业要求电厂预付全部货款,这样资金链更趋紧张。有时候甚至有钱也换不到煤。作为企业,为了社会责任只能继续熬下去,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记者了解到,在长三角地区,由于煤价持续上涨,煤质、合同履约率均达不到合同要求,已严重影响发电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发电企业已基本陷于全面亏损的状态,资金周转困难、存煤不足和煤质差已影响机组的出力和安全,出现无煤停机的现象,有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拉限电现象。

  解决:亟待煤电联动

  价格机制改革是大方向,煤电联动只是一个过度机制。林伯强教授认为,如果电荒进一步恶化,煤电非联动不可。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短期缺电现象,煤电不联动会导致缺电进一步扩大。不管企业还是居民,停电的成本远远高于电价上涨的成本。另外,由于煤电不联动导致的煤炭供求紧张也使得电力企业交易成本上升。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煤电双方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动力经济研究院专家组成员查道炯教授表示,不进行煤电联动,用电量将进一步增加,导致能源浪费,加剧缺电现状。

  相关稿件
· "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不解"电荒"难除 2008-08-29
· “电荒”根在“煤荒”?煤企不认同 2008-08-08
· 长三角地区:“电荒”实为“煤荒” 2008-08-06
· 长三角:“电荒”实为“煤荒” 2008-08-06
· 火电大省山东遭空前“电荒” 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