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渐成“双刃剑”
    2008-06-11    作者:杨涛    来源:和讯网

  6月7日,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达到17.5%的历史高位。可以看到,自2003年开始调控经济过热以来,法定准备金率共上调了18次,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的常规手段,在实践中,其优点和缺点也更加突出。

  作为优点来讲,准备金率政策是央行完全拥有自主权的,调节起来很容易,而且对货币供应量作用迅速,并且能够影响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而作为缺点来看,主要是现有制度本身存在的不足,弱化了准备金率政策的货币紧缩功能。
  一方面,我国的准备金制度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法定准备金无法用于日常清算结算,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超额准备金。在此背景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假设法定准备金率是16%,超额准备金率为2%,在极端情况下,提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能选择超额存款准备金从2%降低到1.5%,不会改变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总比例,也就对银行信贷规模和流动性影响有限,所以我们常看到的、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冻结”资金,也只是理论上存在的。
  另一方面,我国对准备金都支付利息,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99%。这样,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有利于吸存成本低的大银行,打击了许多中小银行。不仅降低了政策调控对商业银行的“切肤之痛”,而且不利于了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
  另外,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脱媒的加剧,使更多的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这也使准备金率政策对流动性的作用不断降低。事实上,2007年以来频繁上调法定准备金率,既表明政策有效性在弱化,也说明市场对政策也已接近“麻木”状态。
  那么,在过去,既然准备率政策作用有限,为什么还要经常使用呢?在更大程度上,央行还是要发挥其“符号”作用,表明从紧的货币政策姿态。本次上调法定准备金率,表明上是针对目前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压力,以及投资反弹的压力,在更深层次上,则是为了表明央行继续反通胀的决心,表达从紧货币政策的姿态,以稳定社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我们看到,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中的物价上涨压力并未得到缓解,而且由于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甚至通胀压力有所增强。同时,由于多次灾害事件的影响,多数公众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会不断松动,这在客观上会强化通胀预期,不利于宏观调控的持续性。事实上,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以前有所不同,选择在新的CPI数据公布之前出手,更表达了央行对通胀预期失控的担忧。
  然而,要注意到的是,到今年4月底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已降至1.77%,为2005年以来的低点,这表明法定准备金率作为“符号”政策的空间已经缩小。如果进一步挤压超额准备金,导致超额准备金部分被完全“吸收”,那么其“双刃剑”作用就开始显现。而对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把对冲成本向银行转嫁的意图,银行的态度也会从暧昧甚至欢迎,逐渐转向反对,这也是西方国家不敢轻易动准备金率的原因。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个百分点,比此前的幅度都要高,可能表明5月份新的经济运行数据不容乐观。但是,由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而流动性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考虑到当前通胀压力继续增加,而经济过热的状况却已经缓解,因此必须关注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还有,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实行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也体现出央行目前面临的两难境地。
  应该说,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更多是基于供给面和实体经济的原因,对基于总需求调控的货币政策,不能抱有太大的期望。同时,在热钱涌入、经济下滑等问题的纠缠下,利率、信贷控制等政策也难以运用。对此,在强化财政等其他政策的反通胀职责同时,一方面通过完善准备金制度来增强实际政策效果,另一方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外汇储备职能从央行的脱钩等,才能使利率等工具逐渐取代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非常规政策手段,而成为体现货币政策职能的主体。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相关稿件
· 存款准备金率治标 收入分配政策治本 2008-06-11
· 外汇储备增速决定存款准备金率上限 2008-06-11
·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通胀的抑制将减弱 2008-06-11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08-06-10
·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背后的真实原因 200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