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事件,令人瞠目。17架飞机莫名返航,航空公司“怨天”,飞行员“尤人”,返航原因成了一笔糊涂账。终于,一直犹报琵琶半遮面的东方航空公司发了声明,称“返航若为人为原因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并向公众致歉。
据央视分析,航空公司之“怨天”,很可能是托词,而照目前架势,“严肃处理”有可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飞行员是稀缺人才,民营航空公司纷起挖角儿,“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况老东家对“爷”的待遇有亏。战国时也有这么一位“爷”叫冯谖,给孟尝君当食客,一瞧没有鱼下饭,就敲打着他的破剑唱起道情,居然就有了鱼、有了车,还有了一个衣食无忧的家。
现代的“冯谖”厉害,手中捏着的,可不是一把破剑,而是飞机的操纵杆;要待遇也不光是唱唱道情这么天真。弄得这两天坐飞机的乘客心神不定,万一开着这班飞机的机长,也因“食无鱼”“出无车”玩个罢飞或者更让人心跳的,怎不令人吓丝丝。
东航事件开了一个恶例,让乘客对飞行安全,对飞行员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生出不信任感。很多飞行员抱怨待遇差、超负荷运转,令人同情。但这能成为亵渎职业精神的理由吗?你可以投诉、跳槽甚至合法罢工,却绝不能以“劫持”乘客来达到目的。
此一恶例,给我们本来就极为脆弱的职业精神再次捅开一道深深的伤口。
所谓职业精神,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应是职业责任、职业良心与职业信誉,而这一切,源出对职业尊严的坚守与热爱。民航飞行员的管理显然存在体制性弊病,并由此带来业界职业精神的大面积失守,且不以为耻——这“恶例”一旦向其他同行、其他行业蔓延开去,这才是真正令人心悸的后果。
当然,职业精神的坚守,并非是从业者一方的责任。来自管理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尊重,缺一不可。鲁迅说,“失望也会渐渐的侵蚀善良的人心”。现在,失望已经成了投向职业精神的一剂“毒药”,以至于某些医生乐开“大处方”、某些教师私设“圆台面”、某些球员甘打假球、某些执法者吃拿卡要……彼此成了彼此的“失望”之源,最刻薄地讽刺某个职业的,往往是“业内人士”!
要弥合职业精神的伤口,一方面要从管理层面做起,体制性弊病非根治不可;另一方面,我们也该补一补职业精神教育的缺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