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贯彻科学发展理念考验地方执政能力 |
|
|
|
|
2007-10-09 本报记者:姚玉洁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十六大以来,中央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路在昆山都能找到缩影。对科学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力,是对地方执政能力最直观的考验。”中共十七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如是说。 从偏重经济发展到重视人民福祉,从注重增长速度到重视增长质量,是本届政府执政以来理念的重要转变。其表现在具体决策中,就是控制投资盲目扩张,降低能耗,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等。但这些调控措施在一些地方落实不力,“组合拳”到了基层往往被架空成了“棉花拳”。这一方面是由于狭隘的地方利益作祟,另一方面,也是地方执政者对科学发展认识不清、能力不足所致。违规是能力不够的表现。张国华说,科学发展要求我们改变以往过度透支环境和能源的粗放发展模式,通过约束自身和模式创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全面发展。“这条路非常艰难,但必须要走,对当政者的能力和智慧是极大的考验。” 2004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一度让苏南地区的招商引资遭遇“地荒”,昆山当时有多个外资项目受土地指标影响无法按时开工建设。对此,昆山的招商思路进一步从“引资”转向“选资”,提高投资强度和产业集聚度,抬高投资门槛。目前,亩均投资强度外资企业必须达到58万美元,民营企业达到325万元/亩。 昆山还通过利益引导机制,盘活土地存量。政府规定,工业厂房造两层的,地方费用减半征收,三层以上全免,促进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政府提供补偿动员一些早期入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在3年的时间里,仅昆山开发区就在这一方面花了5亿元。这项被称为“腾笼换鸟”的工程,为昆山开发区腾出1500亩土地,用于产业关联度更高、效益更好的高新技术产业。 抬高门槛并没有降低昆山对外商的吸引力,由于产业链完善、服务到位,昆山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根据台湾电机电子公会最新发表的2007年大陆地区投资环境相关调查,昆山拿下行政透明度、最适宜信息制造业投资等九项评比的第一,成为最值得推荐的投资城市。2006年,新增注册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 “中央的调控政策,不应该看成是束缚的绳索,而应视为引导发展方向、扭转发展偏差的坐标轴,借调控实现转型升级。反之,违规审批只能导致企业受损、工人失业、政府失信,最终伤害地方经济发展,害己害人。”张国华说。记者采访发现,昆山的“执行力”是与其自我加压、自我约束始终一致的。近年来,昆山市对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增幅,都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2006年,昆山在环保方面的投入超过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4%。“十五”期间,昆山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7%,2006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5%,仅为0.66吨标准煤。今年上半年,昆山规模以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8.6%,COD(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4.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昆山之路”给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一个参考和研究的样本。除了江苏省的18项25个指标体系,昆山还针对其实际情况,制定了“四大水平”的考核指标,突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民生保障等内容。 昆山对官员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某镇的一个污染企业,被关停后不久又死灰复燃恢复生产,分管副镇长被就地免职。“只有环保优先,才有‘两个率先’。”张国华说,“一个地方环境容量有限,只有那么一片天空、那么多水,必须把环境容量留给产出更高的产业。如果什么项目都要上,谈什么可持续发展?子孙后代还能有多少发展空间?”“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它意味着舍弃资源依赖、环境透支的粗放发展模式;它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守住社会公平、百姓利益的底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所得大于所舍,将赋予昆山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发展惠及更多老百姓。”张国华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