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圈”定大产业
    2007-08-24    本报记者:冯诚 唐卫彬 张先国 皮曙初    来源:经济参考报
  修建在长江主河床上的三峡大坝。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200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在省八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即以武汉为核心,包括黄石等周边100公里的8个城市,逐步发展成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从而实现湖北省“走在中西部前列,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
  2006年,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武汉城市圈与湖南长株潭、安徽皖江经济带、河南中原城市群一起被列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中部“四大城市群”,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发展区之后的重点发展区。
  五年来,武汉城市圈着力搭建合作平台,重点推进城市基础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一体化”政策框架,以提高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群架构日渐明晰。武汉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国内最大的蛋品生产企业——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将其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从孝感搬到了武汉;仙桃的丽花丝宝“定都”武汉,并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基地;孝感的三江航天集团也悄悄“迁都”武汉……而武汉的中小化工、服装企业等搬迁到周边城市。在大城市,以总部经济、高端产业为主,随着链条的一步步延伸,直到中小城市,以劳动密聚型的基础加工业为主,形成梯级布局的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武钢与鄂钢重组成立了武钢集团鄂州钢铁公司,投资20亿元的球团厂项目一期建设进展顺利;武烟集团通过收购周边城市的烟厂,规模达到年产120万箱;武汉青江化工收购潜江化工总厂……随着武汉向圈内各市投资的增多,一些地方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已具有产业集群的规模。
  ——高新技术产业亮点凸显。光电子产业是湖北新世纪崛起的“亮点产业”,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中国光通信领域实力最强的研发基地、中国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提高到了50%,生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光电器件市场占有率从20%提高到40%,激光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地理信息软件达到60%,并抢占了全球8%的光电子市场份额。
  ——商品零售业空间巨大。城市圈实行农产品“零门槛”进超市,通过推行“农超对接”省去了中介环节,水产品、蔬菜等从田间地头直接进超市。2006年,武汉的社会消费总额达到全国第七位,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中位于第一。鄂武商、武汉中商、武汉中百三大商业巨鳄整合为武商联“商业航母”,更将促使圈内商品零售业在中部地区形成竞争优势。
  ——旅游产业方兴未艾。通过推动旅游市场的对接,圈内旅游经济也日趋一体化。城市圈内形成共识:旅游资源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黄冈通过与武汉旅游部门合作,每年从武汉输送来的游客达15万人次。去年“十一”黄金周,孝感等地的游客70%来自武汉。
  相关稿件
· 湖北建行:弹性排班流程化解“排长队” 2007-08-20
· 湖北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减幅达56.2% 2007-08-13
· 湖北省年内将对特殊药品实行网上监控 2007-08-06
· 2007年下半年湖北省房价将继续小幅上涨 2007-07-30
· 湖北恩施持续降雨 60多万人受灾 200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