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决战在民生最前线
    2007-08-24    本报记者:冯诚 唐卫彬 张先国 皮曙初    来源:经济参考报

  身着民族服装的土家族演员们在表演传统民间舞蹈。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曾几何时,由于县域经济基础薄弱,湖北被兄弟省市悄然超越。如今,当一个个“农业大县”蜕变为“工业强市”时,这个中部大省的民生最前线成为中部崛起的主战场,并由此进入一个城乡统筹的发展新时期。

克隆“中部温州”

  据经济专家为湖北发展“把脉”,湖北与苏浙、广东的最大差距在于县域经济,全省县市GDP仅占全省总量的47%,浙江省则达到80%。2002年初湖北省委提出,走“一主三化”之路,壮大县域经济,即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随后,所有的县市“一把手”轮番被派往浙江挂职学习,亲身体会以“民有、民营、民享、民治”为特色的发展机制。
  民营经济的活跃让仙桃拥有了“中部温州”的美誉,短短两年内,6万多名国企职工全部转变身份,民营经济成为投资主体、税收主体和就业主体。仙桃每年引资20多亿元,已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仙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反哺“三农”提供了财力支撑。近两年,仙桃市提出“‘五进农村’促统筹”战略,即龙头企业进农村、连锁超市进农村、基础设施进农村、先进文化进农村、万名党员进农村,用政策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全面反哺“三农”。 

清除体制障碍

  2003年,湖北的“强县扩权”改革全面启动,省里对20个试点县市下放239项审批权限,实施“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实行信息直达、项目直达、资金直达、财政直管。在项目审批、办事程序等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等方面,赋予与省直管市相同的权限。2004年“强县扩权”扩大到32个县市。
  与此同时,县以下的体制制约问题正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机构配套改革加以解决。2003年,湖北在全国率先启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将农村改革推向制度创新的新阶段。通过改革,按国家有关法规明确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职能,每个乡镇行政编制不超过45人;只设3个内设机构和1个直属事业单位;除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外,乡镇其他直属事业单位逐步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

缔结全民创业方阵

  中国生产微型钻头的工厂,目前只有三家。恐怕谁也想不到,其中之一“藏”在咸宁市通城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三年前,在广东打工的青年郑四来回到家乡办起了这个高科技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他生产的微型钻头毫不起眼,有的比针还细,一年产品装不了几只皮箱,利润却有800多万元。
  咸宁市市委常委陈树林曾任通城县委书记多年,他告诉记者,通城上世纪80年代就鼓励外出务工,经过近20年打工文化的熏陶,打工队伍中资产过千万的有100多人,资产百万以上的有1100多位。近两年,再通过因利势导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和创业环境,鼓励他们回乡创业,目前已引回470多人,兴办各类企业243个,他们带回资金8.2亿元,占全县引进外资总额的72%。
  咸宁市委书记许克振说:“县域经济就是百姓经济,只有缔结全民创业的方阵,县域经济的活力才会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相关稿件
· 湖北建行:弹性排班流程化解“排长队” 2007-08-20
· 湖北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减幅达56.2% 2007-08-13
· 湖北省年内将对特殊药品实行网上监控 2007-08-06
· 2007年下半年湖北省房价将继续小幅上涨 2007-07-30
· 湖北恩施持续降雨 60多万人受灾 200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