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安全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平安创建连续两年被中央社会治安综治部门评为全国第一;命案破案率、杀人案件破案率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江苏的平安建设日益成为当地老百姓最为认可的品牌,它不仅为争创全国最安全地区作出贡献,而且为江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社会的普遍和谐保驾护航。 “保民平安是公安的职责所在,我们就是要努力成为一支百姓最亲、罪犯最怕的力量。”江苏省省长助理、公安厅长黄明说,三年多来,江苏平安建设的成绩得益于三个方面。
科学排班 猫鼠同步
“白天看到大盖帽,晚上看到红灯跳。”市民普遍反映,近几年在南京、无锡、徐州等地的大街小巷,巡逻的警察明显增多了,而且时常有警车经过,在交通要道口和居民小区路口,很容易看见装有警灯的“治安检查”标志牌,一旁还有民警和保安昼夜守望。 为让百姓感觉平安就在身边,江苏公安机关经过科学排班,实施“四班三运转”、“错时工作制”等,并按照“红橙黄绿”四色布警,将警力最大限度地撒向街面,让民警真正做到变办公室为“更衣室”,实现与犯罪分子的“猫鼠同步”,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 自2005年以来,江苏全省每天投入街头路面巡防力量达5.2万人,巡逻车辆1.48万辆,街头路面盗抢案件明显下降,街面“两抢”发案月均下降44.5%,盗窃机动车发案月均下降23.8%。
科技支持 科学破案
“平安不平安,关键看破案。” 2004年2月,江苏省海安县某镇发现一具深埋了4年的尸骨。由于填埋时间太长,绝大部分DNA已经降解。陈旧尸骨DNA检测这个国际性难题,难住了侦破人员。 南通市公安刑侦技术中心随即对此展开科研攻关。通过查询检索,并结合石蜡包埋DNA提取法,市局DNA实验室负责人贾东涛等人成功扩增出尸骨16个位点的基因,最终确定了死者的身份并一举破案。 这只是江苏公安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刑侦工作的一个案例。江苏公安历来重视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武装刑侦部门。近年来,全省共投入数亿元用于刑事技术装备建设,相继建成了南京法医、常州指纹、苏州图像处理、宿迁测谎等多个辐射周边的区域性项目,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刑事技术网络。 在最能体现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刑侦工作上,江苏公安屡创佳绩。2005年,江苏公安获得刑侦工作综合考评、命案侦破、打黑除恶等10项全国第一。2006年,江苏刑侦工作又获得绩效考评、现行命案侦破、网上追逃、指纹破案等8项全国第一,其中命案破案率达到95.38%,杀人案件破案率为96.2%,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
信息警务 准确高效
以往,由于信息不灵,技术手段不强,民警办案单纯靠重兵投入,拼时间拼体力,效率极低。江苏实施警务信息化后,各市县公安机关层层建立情报信息研判例会制度,通过网上发布、文电通报等形式,及时将重大警情和研判成果向相关部门及民警发出预警通报,然后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手术刀式”的定点清除。 江苏省公安厅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省级公安信息中心,形成上通公安部、下接各市县公安机关的155兆专用信息网络,所有派出所、交巡警队等基层单位全部以专线宽带方式接入公安四级网,各类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存贮数据总量达5亿多条。 目前,江苏百名民警拥有计算机近70台,初步形成网上办案、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全省利用网上信息破案占总破案数的40%,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两年,在警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江苏百名民警破获刑事案件数、查处治安案件数一直保持在全国前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