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北京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四大期待
    2009-01-14    本报记者:王镜宇 马向菲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8年是中国竞技体育极度辉煌的一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奖牌榜上的累累硕果,把国人对体育的热情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当全民奥运热潮渐渐退去,新的奥运周期照常开始,进入“后北京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悄然回归本位,更期待着维持荣耀,再创辉煌。

  举国体制亟待完善

  中国体育健儿的辉煌战绩,离不开实行多年的举国体制,甚至欧美体育强国也十分羡慕。不过,这更多来自国外体育界,政府和社会层面很少有人提出要仿效。
  在国内,近年来关于举国体制的讨论和争议也从未停止过。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认为,在“后北京奥运时代”,举国体制将被赋予新的内涵。首先,中国老百姓仍然会希望看到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升国旗奏国歌。与此同时,举国体制不应只举“体育王国”的“国”,而应该把全国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说,北京奥运会击剑冠军仲满的启蒙教练、江苏省南通市少年体校的老师吴娟在选拔苗子时遇冷,主要原因就是体校出口太窄。其实,这只是作为举国体制重要依托的三级训练体系和基层业余训练严重萎缩的一个缩影。
  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则认为,中国体育最近20多年来最大的失误就是基层业余训练江河日下,并预言其恶果将在今后10年内显现。
  卢元镇表示,2008年之后中国的竞技体育不应衰退,而应持续发展。但是,现在投入太单一,没能真正动员起家庭、社会和其他各方面的力量,而是死靠政府拿钱,“金牌成了跟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

  职业体育乱中求治

  北京奥运会后的第一个冬季,足球、篮球等职业化联赛场内外新闻频出,中超、CBA球场暴力异常“升温”。再加上篮球的“年龄争议”、“凤铝事件”,一时间中国最有市场影响力的两大职业联赛双双陷入乱局。
  进还是退,对于中国体育的职业化改革来说,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钟秉枢说:“竞技体育的重要目的是为国争光,而职业体系的建立并不是完全为了为国争光。用‘奥运争光计划’的目标和体系来管理职业体育,现在看来是不行的。应该说当初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足,也就是对利益多元化的认识不足。”钟秉枢认为,这不是职业化道路的错,而是在职业化道路发展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偏差。
  2008年12月初,中国女子网球也大胆开始了职业化改革的探索。郑洁、晏紫、李娜和彭帅四朵金花名正言顺地走上职业化道路,享受教练自主、奖金自主、参赛自主的充分自由,只需交纳收入的8%至12%并无条件参加国家队赛事。这种新的模式和国际职业网坛的普遍操作接轨。
  钟秉枢说:“网球项目的改革是为适应网球职业化发展而采取的变化,它能更好地把为国争光和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全民健身任重道远

  2008年底公布的《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2007年全国“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
  面对这样的结果,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刑文华说,中国已经成长为“体育大国”,但是“绝非体育强国”。与美国、加拿大、韩国、芬兰等国家相比,我国群众的体育锻炼情况“基本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根据这份《调查公报》,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仍然是影响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我国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有天壤之别。
  钟秉枢认为,在“后北京奥运时代”,群众体育必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在北京奥运会之后,用于全民健身的经费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卢元镇注意到,最近新增的全国智力运动会、全国大漠运动会和全国水上运动会使全国综合性运动会总数达到13个之多。如此众多的“全国运动会”不但导致体育经费大量花在竞技体育上、体育资源严重浪费。竞赛制度改革和精简运动会应该是今后一个重要议题。
  在卢元镇看来,中国的眼光应该是参与建设世界体育文化,而不是仅仅去争几块金牌,这不符合大国的形象。东西方的体育文化截然不同,而中国的民族和民间体育最为丰富,我们应该把东方的体育文化推到世界上去。

  新陈代谢再战伦敦

  2008年12月,手曲棒垒运动管理中心传出重磅消息——率队夺得北京奥运会银牌的韩国功勋外教金昶伯不再续任。
  金昶伯的离去为因北京奥运会而起的中国体育史上最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起了降调。在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名单中,外教多达38名。至今为止,传出续约消息的仅有击剑项目的鲍埃尔。
  外教的大撤离既有些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竞技体育全面出击,为在家门口有出色的整体表现而不惜血本。进入“后北京奥运时代”,又恰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个项目暂时捂紧钱袋、从长计议也十分自然。卢元镇认为,北京奥运会之后政府对体育的投入到底有多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岁末年初,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也面临着较大规模的轮岗和调整,这给许多项目在新奥运周期的发展方向留下了悬念。与各项目体育官员的更替相比,运动员的新陈代谢更加迅速。王楠、张宁、冼东妹等名将早早宣布退役,杨威、李小鹏、黄旭、程菲等徘徊未决。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这些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中,年轻一代的新锐早已做好接班准备。
  不过,也有一些项目和运动员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前景令人放心不下。在“鸟巢”黯然退赛的刘翔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跟腱手术,四年之后他尚能战否?四年后的伦敦,32岁的姚明还会回来和中国男篮并肩作战吗?
  在2009年初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中国体育在后北京奥运时代的发展方向会有一个眉目。与此同时,国务院近年来逐步推动的大部制改革也始终是中国体育界关注的焦点。
  2009年的春天将是一个令中国体育界期盼而又有些忐忑的春天。

  相关稿件
· 香港马会赠予北京奥运博物馆马术比赛栏障 2009-01-14
· 北京奥运后 蓝天依然多 2009-01-08
· "鸟巢""水立方":奥运会后再创业 2009-01-06
· 奥运主题歌《我和你》珍藏版近日首发 2008-12-31
· [直击华尔街风暴]伦敦要开源节流办奥运 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