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收藏票证 见证30年改革开放
    2008-11-03    本报记者:彭洋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记者:彭洋 摄
  “可别小看了这些票证,在30年前可不得了,吃、穿、用,样样离不开它。”10月27日上午,家住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朝阳三社区76岁的董化铭老人在家里办起了“票证收藏见证30年改革开放”展览,吸引了左右邻居前来观看。

  退休后收藏各种票证

  今年76岁的董化铭老人,早在1950年参军,在部队文工团是一名歌唱演员,转业后来到山西省歌舞剧院任歌剧演员。在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董化铭老人真真切切经历了长达40个春秋的“票证时代”——计划经济时代。
  退休后,老人对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菜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便开始收集粮票、布票、糖票、油票等各种票证。
  走进董化铭老人家,一台80年代初的燕牌缝纫机摆在客厅北墙边,长一米的展板上,花花绿绿方寸大小不一的粮票、布票、糖票、油票等十几个品种近千张各种供应票证映入眼帘,看着五颜六色的票证,一下子就勾起了人们对往昔的回忆,仿佛将人们又带回那个“票证时代”。

  昔日无票寸步难行

  抚今追昔,一张张不同用途的票证早已经失去使用价值,随着体制的转变、经济的发展,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董化铭老人感触颇深,“之所以喜爱票证,收藏票证,除了它的稀有之外,一是看中了它的艺术性,还因为它浓缩了历史,通过这些东西回忆过去,从这些票证中,感受更多的是国家的发展。现在市场上各种商品花样繁多,物资丰富,顾客也就成了上帝,买商品多跑几家左挑右看,总要货比三家。”
  老人回忆,过去在那个凭票购买的年代,吃、穿都要凭票,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票,无票可是寸步难行。最宝贵的是粮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粮票就像工资一样是定量下发的,买米买面或是在饭馆吃饭,甚至买个早点,都要揣着粮票,其次才是钱,粮票可以换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

  精打细算精心管理票证

  董化铭老人指着展板上的各类票证回忆起往事:“在那个年代,不仅人们收入微薄,而且物资匮乏,一切东西全部都要凭票证,实行计划供应。”
  各类票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烟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一个家庭所有生活必需品都离不开各种票证,在当时谁家要是把票证丢失了,就意味着这个月可能没有肉吃没有衣穿了。
  一个好的当家人不仅要计算着每月几十元工资如何养活一家数口人,还要精打细算精心管理如何使用一个月内各种票证,每人每月供应三两油,根本就不够吃,每日饭菜很少吃到油香味,所以家里买肉时都挑肥的。当年的米面约0.15元一斤,猪肉约0.74元一斤,都得凭票购买,那时候的人们都是‘等米下锅’,只等票儿一到手,迫不及待就要去买米,没有票,人们拿钱也买不到这些东西。老人说,家里至今仍保存着的一台燕牌缝纫机就是凭当年的票证买的。
  董化铭老人还告诉记者:“之所以现在还能留下这么多粮票,并不是因为当年家里富余吃不完,而是因为过去粮食少,经常有票也买不上,所以这些粮票才会剩在手里。”

  票证让人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逐渐改善,上世纪8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开始明显变化,随着粮油供应和副食品的增多,粮票渐渐从“紧缺”转变成“盈余”,于是用粮票换大米、换鸡蛋的人也多起来,市场上的物品供应也越来越丰富。但人们却忘不了当年街边“换鸡蛋”的吆喝声,直到90年代初期,粮票换鸡蛋才逐渐消失。
  1995年,粮票及各种票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标志着一个时代——“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现在吃得好,穿的好,什么也不缺,走进商场超市想买啥就买啥,米面油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过去的票证很多,买东西都离不了票,现在人们只要有一种票就够了,那就是人民币,这一个票,顶了过去所有的票。
  董化铭老人不禁感慨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原来那些生活中的票证都成了稀罕的收藏品,但每次翻看这些小小的票证,都能更让人们从中感受到生活的巨变。”

  相关稿件
· 当代陶瓷艺术品收藏:名作比名家重要 2008-10-27
· 私人收藏家马未都经历的30年变迁 2008-10-27
· 清华大学收藏罕见战国竹简 2008-10-23
· 收藏家:现在是华人收藏业最兴盛时代 2008-10-13
· 后奥运收藏走向何方? 200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