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作家郭敬明(前排中)携其首部音乐小说《迷藏》亮相温州书城,引来数百名青少年读者追捧。资料照片 |
|
图为“80后”作家张悦然。她的《葵花走失在1890》《樱桃之远》《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红鞋》《十爱》《水仙已乘鲤鱼去》等作品轰动文坛。资料照片 | 以近年来出现的湖州“80后”女作家现象为由,来自全国文学界专家日前在浙江湖州汇集一堂,与“80后”作家进行了“对话”。
“80后”作家“起舞弄清影”
2006年,浙江湖州女孩吴雪岚(流潋紫)撰写的长篇小说《后宫——甄嬛传》在网络上火了一把,接着这部被称为“小说版《金枝欲孽》”的作品正式“落地”并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发行50万册;潘无依的长篇小说《群居的甲虫》在《收获》上发表。随后,吴瑜(清水无鱼)的小说《上海,不哭》将被搬上银幕;朱思亦迄今已有3部长篇小说出版,近20万字的各类体裁文学作品发表;还有黄暮秋(红花继木)、茅立帅、钱好、黄璐叶丹…… 与前辈作家不同的是,“80后”的文学创作大多成名于网络。互联网媒体的产生,让文学作品有了空前广阔的传播空间,一批网络写手诞生。虽然青春年少,但他们已成为中国文坛具活力有人气的嫩芽。 吴雪岚创作的小说《后宫》是利用网络创作成名的一个典型。最初,以“流潋紫”为网名,在一家文学原创网上开始发表长篇连载小说《后宫》,断断续续写了50多万字。10个月时间,吴雪岚的作品有了数十万读者。之后,“流潋紫”将文章首发地“转战”到新浪博客,大量网友“追文”而来。两个月时间,她的博客点击率突破300万次,人气一度盖过多位影视明星,其小小说《后宫》最终获得了出版社的青睐。 从当年一炮而红的痞子蔡到现在炙手可热的宁财神,一些网络作家可以用一夜成名来描述,网络小说受到年轻读者的喜爱与追捧。与传统文学创作通过“爬格子”的方式完成相比,依靠网络撰写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成为“80后”进行文学创作的显著特征。
“八朵金花”有异香
“以往在人们的观念中,‘80后’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成才方式,所以与主流文学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烨表示,其实“80后”作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同样犀利的文字,甚至有着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见解态度。 “社会各界一直充斥着有关‘80后’作家的各种争议,随着‘80后’作家群体的集体成熟,相信‘80后’这一概念会渐渐降温。”湖州师范学院教授刘树元表示。 以湖州“80后”女作家群为例,她们的写作已经跳出了原先“80后”作家写作中校园式、时尚化、自叙式的圈子,甚至有“自成一体”的发展趋势,如潘无依诗歌的跳跃、朱十一小说叙述主体的分解、流潋紫和钱好优雅的语言、黄璐叶丹和黄慕秋编织故事的能力和吴瑜的悲剧意识等。白烨以“金花八朵,各有异香”对湖州“80后”女作家作出了评价。 研讨会中,专家发现湖州的“80后”女作家一大亮点为大多是“高知”女性,她们中不乏全国、浙江省作协会员,还有工学博士、文学学士和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在读生,高学历为她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她们也并非是很多人想像中的“坐拥百万版税、引领阅读市场的弄潮儿”,她们的作品皆因其社会影响和写作能力而被出版机构看中,没有一个是自费出版,这种写作远离商业诱惑的态度难能可贵。 提到“80后”作家在文学界和批评界没有“名分”这个话题,不少人对青春文学表现出中肯的态度。湖州市作家杨静龙认为,“这几位女孩子的作品如此受欢迎,已经给了青春文学一个‘说法’,有人认为青春文学浅薄不够深刻,为什么要求青春文学深刻?那不跟用卡夫卡的标准来要求所有文学一样吗?” 白烨在会上透露,他们的一项对近万人阅读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文学主流读者80%为中学生,青春文学市场需要不断推出新人,这也是文学接班的需要。
期待生力军崛起
“我们曾经在文学界对‘80后’作家进行一项调查,54%的作家认为‘80后’作家有好的作品,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很好的价值。”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用这样的数据说明“80后”作家在当今文坛的崛起。 “我今年在浙江大学开设了一个文学批评的选修课,我在课上邀请了3位新概念作文的得奖者上台讲课。他们的才华,他们的自信,让我大吃一惊。”做了几十年的文学批评,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吴秀明表示,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写作已经不仅仅是校园文化的缩影,“他们对人生有很深的见解,这已超越了校园文化,而与世俗文化对接。” “80后”作家群带来的“文学后浪”对中国文坛的冲击已产生了深远意义。文坛“前辈”表示,随着越来越多“80后”作家进入作协、在主流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中国主流文学将经历“年轻化”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