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教授:理性看待"王小波热"
    2007-04-20    万一 章利新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连日来的一波纪念热潮把十年前逝世的中国作家王小波变成了许多媒体的“封面人物”。
    “通达的王小波大约也很难想到,生前寂寞潦倒的他,身后竟然能够惹来这么多热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突发心脏病猝死于家中,年仅45岁。他留下了数量不多但具有争议的作品,主要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部中长篇小说集,合称“时代三部曲”,还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等。
    王小波逝世十周年之际,《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纷纷发表纪念文章;王小波的“粉丝”组织的“重走小波路”活动于11日启动;年轻人组成的“王小波门下走狗”们还在坚持学习他的小说技艺和思想,年复一年地推出作品集;很多网站也都办起了“王小波纪念专题”……
    最主要的纪念声音还是来自网络。在王小波为什么如此值得缅怀的问题上,大多数网友的理由相当一致:他“特立独行”的品格和文风,他的幽默和智慧,他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和绝大多数喜欢小波的人一样,一开始喜欢他的文风。有些放浪,却特别美。”一位叫轩辕诗颂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日志中把王小波称为“师长”,他说:“后来就是喜欢他的杂文,汪洋恣肆,散发着自由和人文的气息。”
    一位叫萧三郎的网友甚至认为,王小波及其作品是一批青春成长期在上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正在继承的“90年代的文化遗嘱”。
    纪念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编织的“头衔”也纷至沓来:“斗士”“天才”“高傲的浪漫骑士”“一个拓荒者、领航者甚至救赎者”……
    然而,面对喧哗的纪念,也有人表示了担忧:王小波在被“神化”的同时,也被简化,符号化了。
    有网友指出,王小波一生在追求“凡人”的智慧,崇尚个体自由的他反对任何虚假的“崇高”。王小波活着不需要神化,死了更不需要。凡是不知不觉地将王小波神化的人都没有真正读懂他。
    王小波曾在他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中,以自己的荒诞经历来阐述话语和权力的微妙关系。时过境迁,互联网已使“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比较自由的话语空间。
    张颐武认为,以某种话语将王小波变成一种能在文化领域快速流通的“偶像”或“符号”,这也是对王小波形象的一种简化和控制;在话语喧哗、目光集中的领域,总会被无孔不入的商业机制污染或利用……这些潜在的权力机制都是王小波一生恐惧和反感的东西。
  相关稿件
· 网络小说挑战传统文学[图] 2007-02-02
· “网络小说”正在疯狂挑战我们的传统文学 2007-02-02
· 当代文学怎么了?[图] 2007-01-30
· 儿童文学成拍品 拍卖总额预计可达50万美元 2006-12-20
· 我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磁零点 200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