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流动着的灵魂
    2009-02-11    蒋雪孩    来源:经济参考报

  书名:《尼罗河,生命之河》

  作者:(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日期:2003年5月

  那不只是一条河,更是一个伟人,拥有伟大且不朽的灵魂。
  大河文明,是注定要被景仰与敬畏的文明。自公元前40世纪起,五大文明陆续出现。而在几千几百个世纪乃至更久以前,大河们早已或宽厚或狂躁地流动着了。不知那时的它们是否可以预见,在几千年后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甚至更广更远的地方,自己正与人类相携,缔造出更多壮美的传奇。
  《The Nile,The Life-story of a River》即《尼罗河,生命之河》,相对于为一条河作传,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更为世人所铭记的应该是他所写的《歌德》《拿破仑》等伟人的传记。他的笔法时如春风弱水般细腻,又若暴风骤雨之狂放;有史诗般的壮阔宏章,又带有哲学的深邃。而在我看来,这部《尼罗河,生命之河》不仅囊括了以上所有,还充满了一种只有历史与时间才能赋予的别样活力。
  非洲的风造就了这条非洲的河,从维多利亚湖奔出的尼罗河,以一个来自非洲心脏地区的伟大使者的身份背负着奇妙的讯息坚定地流向大海。阿尔伯特尼罗河,维多利亚尼罗河,直到因颜色即不同季节的清透度来区分的两兄弟——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还有那无数的支流,都因为位于不同的河段,所以拥有不同的名字和经历。一切就像一场冒险,前路未知,年轻的河流只能选择前进。它们或面临告别,在沙漠中消亡;或迎来相聚,汇成更强大的一支力量。而不管它们流向何处,都必定创造独特的历史与生命。
  在尼罗河两岸,世上最矮小却靠猎取大象为生的俾格米人,快乐的乌干达人,阿拉伯人或湿地人等等,都生活在和谐与危险同在的野性世界中。他们之中有人信仰来自苏丹的马赫迪,还有人认为耶和华就是救世主……在非洲的各种奇怪的风俗面前,西方的掠夺者们只觉得那不过代表着未开化与野蛮。可谁又能说那不是种只有荒野才能带来的呼唤呢?
  书中让我最敬佩的人,是那些不愿在家享乐却远赴尼罗河探险的科学家。他们不断地与人、兽及至自然搏斗,羽化而去留给后世的可能只有一些日记和发黄的照片。但我想尼罗河一定不忍他们的离去,他们在探险中得到的快乐与见识到的奇绝之景,应该就是尼罗河给他们的最好的犒赏。
  路德维希用了全书5/8的篇幅来描写尼罗河周边的自然景观,余下的篇幅则用于追述历史。在他的笔下,那仿佛天堂般美丽又神秘的景色吸引了很多人像着魔一般沿河而去。雷似信使,河像一堵墙,两岸生命由它唤醒,却也可能因它幻灭。
  路德维希笔下的尼罗河起初像个孩子——它童年出现于原始森林,在战斗中成长,倒下再站起来;壮年时它有了精壮的体魄,但在与人类斗争时被打败、被驯服;它为人类创造了幸福,同时也带来悲剧……在时间与空间的尽头,它最终创造出了集盛衰为一身的埃及文明。本书作者曾站在阿斯旺大坝之上为被人类智慧所征服的尼罗河而感叹,或许他从河中看到了人的形象和人的命运吧?
  尼罗河流淌着,仿佛超越了时间,因为它流域的文明远不止于埃及文明。在苏丹境内,古老的历史为金黄的流沙所覆盖,河流伴着亘古不变的风经过,逝去的人们的名字被徐徐叨念出来,不论是法老还是奴隶,在时间的洪流中都只留下无尽的唏嘘。更迭的是显赫的王朝,兴衰的是繁盛的城市。只有尼罗河本身,才是文明永久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往温暖刺目的太阳方向遥望,尼罗河的身影是那么壮观和充满希望。它自远古而源起,目的地是更为遥远的未来——它不只是一条河,更是一个伟人,拥有伟大且不朽的灵魂。
  流动着的灵魂。

  相关稿件
· 春节读书热折射阅读趣味新流变[图] 2009-02-04
· [读 书]成长的智慧 2009-02-04
· [读书]破败中的蓬勃 2009-01-14
· [读书]依然饱满 依旧鲜活 2008-12-31
· 调查显示:七成多广州人每天都读书 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