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3-13 作者:陈其珏 石贝贝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
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通胀压力问题,瑞银集团环球新兴市场高级经济师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昨天(3月12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国内商品价格的上升是暂时性的,可能于2008年下半年会结束。届时,CPI增长可能会下降到3%左右,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热度也会随之消散。 “如果中国今天正面临通货膨胀威胁的话,那也是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奇怪的威胁之一。所有证据表明,目前价格的上升是暂时性的,可能于2008年下半年会结束,我们还预测,目前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热度也会随之消散。”安德森说。 据他分析,首先,今天的CPI上涨基本上完全是由食物驱动的——不是那些每天广泛使用的食品类型,而是特殊的类别,如肉、奶和蛋,这些食物的价格是由暂时供应短缺拉高的。相比之下,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核心”非食品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涨幅不大,没有迹象表明这种局面在2008年会发生改变。因此,安德森认为没有必要采取强烈措施,将“通货膨胀挤出系统”;相反,政策制定当局应等待食品价格的回落。 不过,他指出,当局等待时间要比预期的长一些。一二月份的严重雪灾不仅破坏了中国整个中部地区的交通网络,还摧毁了一部分冬季作物。因此,在未来几个月里,甚至在下几个季度里,中国消费品价格会居高不下。“但这不会改变基本结论,即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是暂时的,我们预测,到2008年下半年,CPI增长在3%左右。” 安德森认为,中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结构性压力,包括商品和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地面积及水供应下降和宏观流动性增长。然而,根据瑞银的判断,这些因素的短期影响比大部分人认为的要小,下游最终商品和服务领域要等很久才能完全感觉到它们的影响。 他同时指出,中国虽然面临结构性压力,但是核心CPI较低,即使在未来几年里平均CPI上升至4%或5%,这个数字也远远低于大部分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快速增长、低收入国家的“痛苦门槛”。 安德森还表示,中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的美元价格很明显正在上升,但这是由不同因素驱动的,而不是国内消费品价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