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需求旺投资回报高 商家争抢典当金饭碗
    2007-11-30    作者:王立嘉    来源:《市场报》2007-11-30 第01版

过桥铺路 年关将近典当忙

    “年关到,银根紧,想周转一下资金很不容易。典当虽然比从银行借款高些,不过手续简单,只要有抵押物,几乎是当即可领。”一位身价不低的民营企业主告诉《市场报》记者,年底时银行不仅“惜贷”,同时要求企业归还贷款,第二年年初才向这些企业发放贷款,许多企业都面临资金的压力。
    近几年,典当行的出现无疑给中小企业主找到了一条融资的出路。由于经济实力薄弱,信誉、资质较低,到银行贷款,评估、信贷手续较繁复,而到典当行融资自然就成了不少中小企业主的首选。
    据了解,在浙江等民营资本比较活跃的地方,年底找典当行“借钱”已经成为不少企业主的“习惯”。这种钱被形象地称作“过桥钱”。 “一个房产抵押贷款,一周就能办妥。如果房产交易中心能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典当行就能实行当天放贷。”
    “谁说当铺只进穷人?抵押一下自己暂时用不着的黄金珠宝、汽车或是房产证,换出钱来继续赚钱才叫本事,我认识不少资产上亿的老板都是当铺的常客。”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南方不少典当行的营业额中,大约70%是房地产企业抵押典当,而且集中在每年的10月至来年2月。典当行业融资额中,有超过七成的资金流入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应急周转 当铺难觅绝当品

    今天,人们典当的目的与过去已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是中小企业因生意周转不开需要短期借款才去典当行拆借资金。因此,当品档次也比较高,除传统的珠宝、书画等宝物外,以高档汽车和房产居多。所以,“基本上很难出现‘绝当’。”采访中,北京一家典当行的工作人员告诉《市场报》记者,一旦“应急周转”结束,几乎所有的当主都会在规定期限内赎回当品。
    按规定,在典当行抵押一般只能拿到50%到70%的贷款。一辆70万元的宝马押进去,只能拿出40万元至45万元的现金,且时间越长,费率越高,半年以后,一旦赎不回,损失就很大。因此,大多数有心售卖物品换取资金的人都会选择直接交易,而不会让自己的抵押品“绝当”。
    据业内人士介绍,“处理‘绝当’房产要通过法院执行,周期常常要一到两年,这期间资金就无法再利用和周转,所以一旦出现‘绝当’房产,当铺会让对方自行联系买家将房产变卖,偿还本金和利息,而很少采取拍卖的方法。”

“灰色”地带 亟待行业监管

    旺盛的需求带动了行业的繁荣。以浙江为例,近20年来,浙江省典当行已发展到185家,仅近一年多来就新增了74家。据浙江省经贸委市场整顿规范办公室负责人周关林介绍,排队等候批准典当行执照的企业,还有数百家之多。
    商务部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已开业的2342家典当行资产总额862亿元,上半年累计实现典当总额441亿元。
    由于典当行市场准入严格,许多想进入而拿不到牌照的公司,就打着寄售行、调剂商行或二手货市场的幌子,通过“收购”实物的方式,私底下发放短期借款。使这一行业游走在“灰色”地带。
    为此,商务部和公安部于2005年4月联合出台了《典当管理办法》。虽然提高了典当业入行的资金门槛,但是投资典当业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典当企业2052户,分支机构81个,行业注册资本总额170多亿元,从业人员近1.8万人。高额利润是吸引投资者入行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透露,以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典当行为例,在不考虑风险的情况下,正常经营并且效益不错的话,投资回报率应该在13%左右。
    然而,一位多年从事典当经营的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并不是所有的典当行都赚钱。大概呈三分天下的态势, 1/3在做大做强,1/3只能保本经营,另有1/3因定位不准、经营亏本而转手他人。”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典当行之间的经营状况差异很大。如何加强规范引导,让行走在“灰色”边缘的典当业走向“阳光”地带,是摆在职能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关稿件
· 年底典当行势头趋好 2007-11-29
· 典当行:昔日穷人出入多 今朝大款光顾频 2007-11-21
· 黄金典当价格上调 投资纪念性黄金需谨慎 2007-11-19
· 银行贷款越来越严“火”了担保公司和典当行 2007-11-07
· “民品典当”成为快速融资的便捷渠道 200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