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5-15 记者:周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05-15 12版 |
|
|
5月10日晚,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大四学生郑慧敏心情很好,她和同学蔡如景合作的《城市的第8日》获得了“海澜之家杯”2007中国服装院校优秀毕业生创意设计作品大赛的银奖,几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除了两万元的奖金,还有一份海澜集团品牌设计师的聘书,不过,是否去海澜她还没有下定决心,“先去上海找找工作吧,看看情况再说”。
能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银奖绝非易事,大赛自今年1月18日征稿以来,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20余所国内一流服装院校的千余名设计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参与比赛,经过几轮评选,最终只有25名选手进入决赛,而只有获得金、银、铜奖的选手才能被海澜集团聘为品牌设计师,但郑慧敏还是没有被聘书“冲昏头脑”,甚至她能在服装设计道路上走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海澜集团董事长、总裁周建平很理解郑慧敏的想法,实际上,海澜集团承办这次大赛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发现和挖掘毕业生的优秀作品,更重要的是把优秀学生留在服装设计行业”。
周建平也是东华大学的兼职教授,他了解到在服装设计专业有60%~70%的毕业生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而只有20%~30%的毕业生留了下来,“中国的服装行业发展在起步,但服装行业人才的薪资和国际还有很大差距”,周建平告诉记者,同样水平的服装设计师国内外的收入可以相差5~10倍,“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少,给服装设计人才提供的软环境不好,因此人才流失多,尤其是外资企业挖走了很多本土人才。”作为国内男装龙头企业老总的周建平,对我国服装设计人才的流失非常担忧。
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是服装企业至关重要的人才资源。以目前已拥有1万多家服装企业的广东东莞为例,如果平均每家企业需要3~4位设计师,那就需求从业人员近5万人,而整个广东更是达到了30万人以上。但是,目前广东省服装设计人才总量却还不足15万人,眼下对设计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15万人。
实际上,早在2006年8月,海澜集团就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10所国内知名服装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服装创意设计海澜实习园”,而这次比赛也是“实习园”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活动。“学校可以把学生送到企业里来,企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过渡,而企业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人才。”周建平认为,“实习园”和比赛都是产生“多赢”结果的方式。
担任此次比赛评委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主任吴海燕教授表示,对于中国服装业来说,已经没有国内与国际市场之分,要想在世界服装大舞台上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创立自有的、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品牌。
周建平也表示,中国的品牌要走出去,“要花血本”。他认为,中国的服装做工不差,品质没问题,但设计是软肋,“开始抓的是品质,这些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提高,都可以解决,但唯一缺少的是创意,只有有创意的设计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这就需要更多的优秀设计人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