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两岸金融合作方面的滞后已成为制约随着两岸经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今年三月份以来台湾地区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一系列两岸交流新举措出台,两岸交往呈现良性互动。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日前又受权宣布了促进两岸交往的五项新举措,其中一项是“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取得实质进展”,两岸金融业界人士深受鼓舞。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期间,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就此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为此,本报特刊出这组专题报道,向读者介绍详情。

  正在中国投洽会期间举行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银行业界的100多名代表汇聚一起。会议透露的种种信息表明: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台湾银行业界正在酝酿一轮“登陆潮”。  “386家总行,4509家分支机构。”这是台湾“中央银行”公布的截至2008年6月台湾存款货币机构家数。
   台湾国泰世华银行副行长饶世湛用“过多”来形容目前台湾银行业机构数量。他说,台湾拥有38家本地银行、32家外资银行,另外还有27家信用合作社、264家农会信用部和25家渔会信用部。这么多的银行机构导致台湾银行业竞争过于激烈,存放利差缩小,获利能力降低。[详情]

   今年以来,福建金融市场上增加的“台湾元素”令人关注:台湾富邦金控间接投资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台湾人寿与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寿险公司。现在福建省又期望在两岸证券业合作方面也能够“先行先试”。在中国投洽会期间举行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上,闽台业内人士积极进行了探讨。
   “两岸政治经济的关系正在改善,过去困扰两岸证券业合作的政治性障碍正在消除,两岸关系的发展为闽台证券业合作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兴业证券董事长兰荣说。[详情]

   货币清算机制是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的基础。在中国投洽会期间举行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很多专家表示,今年大陆开放游客直接赴台观光以来,海峡两岸人员和贸易往来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强烈。从规范两岸货币流通、防范洗钱风险等方面考虑,实现新台币与人民币的直接通汇已迫在眉睫,两岸应尽快协商建立货币清算机制。
   今年7月,台湾地区正式开放人民币在台湾双向兑换,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尽管初期每次兑换金额仅以2万元人民币为限,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对于两岸经济、金融发展都蕴藏着巨大商机。”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陈石说。[详情]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行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发展专题研讨会”是两岸金融业界人士思想“火花”的一次碰撞,也是寻求新合作机会的过程。业界人士表示,两岸保险业有望顺应两岸新形势迈入合作交流新阶段。
   “伴随着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进程以及2002年台湾公布‘两岸保险业务往来许可办法’,开放保险业赴大陆设立分公司,两岸保险业合作交流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治超说。[详情]

相关链接:两岸货币现钞兑换历程时间
1988年 大陆通过中国银行开办新台币兑入业务。
2004年1月 大陆在福建省试点新台币兑出业务。
2004年3月 台湾地区允许台湾民众携带最多6000元人民币入岛,仍然不准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2004年7月 台湾地区试点开放金门试办人民币兑换政策。
2005年10月 台湾地区开放金门、马祖地区金融机构试办新台币与人民币兑换业务。
2008年6月 台湾地区通过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开放人民币在台湾地区定点兑换,明确初期只开放一般民众在台湾兑换人民币,每次兑换金额以2万元为限,公司、法人户暂不在开放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