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土地市场中的猛将远洋地产,近日又频繁腾挪于资本市场。 7月13日,远洋地产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向国际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债券筹资不超过9亿美元;此前的7月8日,远洋地产则发公告宣布,斥资约4.74亿港元收购物业投资公司奇盛集团69.02%的股份,待完成后还将继续收购其余全部已发行的奇盛股份,收购价不低于每股1.542港元。
融资创新
根据公告,远洋地产此次发行的证券为一项永久性次级可转换证券,证券年息为8%,每半年分派一次;证券认购人为远洋地产之外的独立第三方,将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所得款项将用于新建或现有房地产项目所需资金。作为可转换证券,其换股价为每股6.85港元。而截至7月15日,远洋地产收盘价为5.63港元。 远洋地产行政总裁李明表示:“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可转换债,到目前,这个产品在地产行业里应该还没有人做过,是介于优先股和可转换债之间的新型产品。” 在严厉且看似持久的宏观调控之下,充裕的资金对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地产公司来说,都显得弥足珍贵。 李明坦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做一个可转换证券是不大容易的事情。”不过,他同时透露,9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目前已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完成了全部的认购。 关于近期总花费不到7亿港元对奇盛集团的收购,李明表示,远洋地产更多的是站在投资的角度去看待这次收购,“收购奇盛不会影响远洋的主营业务,从目前来看也不会与主营业务有任何牵连或者关联交易。”不过。李明也并不否认,未来会通过这个独立的上市平台去尝试一些新的业务。
增加持有型物业
9亿美元的进账和不到7亿港元的支出,一番资本腾挪之后,远洋地产手中的资金依然充盈。 “为什么要收购上市公司平台以及做金融产品创新,不是心血来潮,这跟公司的战略息息相关。”李明透露,2010年是远洋地产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元年,而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目标就是实现公司由一个区域性的业务结构单一的房地产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投融资能力的全国性的综合开发商。 严厉的宏观调控之下,纯住宅开发商的转型的确已是大势所趋。 据李明介绍,目前远洋地产的收入中,住宅与商业、写字楼等非住宅物业的比例大约为1∶9,“希望通过第三步战略,实现两者比例达到8.5∶1.5。”他透露,虽然目前远洋地产自持物业仅有不到30万平方米,但未来3年将要竣工的经营性物业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左右,而且全部自己持有。“在2011年和2012年,一定会让市场看到远洋地产在经营性物业方面的改善。” 李明认为,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明显,但也坦言有压力。此前在土地市场连续大手笔拿地的远洋地产仍然降低了拿地预期。“远洋在北京土地市场的短期布局已基本完成,当然如果有好的地块也会去参与,但下一步更加关注非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他明确表示,远洋今年在土地储备方面的投资量肯定会减少。“越是调控,越要留够现金以增加流动性。” 根据公告,截至4月30日,远洋地产手中持有的现金约有136亿元,净借贷比为60%。李明表示,“公司目前已完成的住宅销售额约80亿元,180亿元的全年销售目标仍将维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