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重组尚未签约 “鹿死谁手”迷雾重重
    2008-11-07    作者:徐崭    来源:上海证券报
  “鹿死谁手”依然迷雾重重。
  据报道,石家庄市对三鹿核心企业的善后处置问题虽然有了一个基本方案,并已经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但目前正在审批过程当中。在正式协议签订之前,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近期,市场有传言称,三鹿资产的出售方案已经基本敲定,两个已经落实的买家分别为三元和完达山。其中,三元将收购三鹿7家核心工厂,而完达山则将获得三鹿位于黑龙江的1家工厂。
  “就法理而言,如果三鹿没有破产,股东对公司命运仍有主导权,相关部门也没法说了算。”一位介入三鹿重组事件人士告诉记者。据悉,三鹿的股权结构中不仅有恒天然这样的外方股东,还有2000多名员工持股。
  如果三鹿的剩余资产被买走,那么公司将只剩下一个空壳和可供销毁的“毒”奶粉。资不抵债的三鹿无法承担数额庞大且至今无法真正确认的赔偿款,作为股东自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形式的分崩离析。
  而事实上,三元、完达山、娃哈哈等洽购者对承担三鹿的债务都没有多大的“兴趣”。据知情人士透露,面对收购将给公司带来的沉重负担,宗庆后曾表示:“不敢来了”。三元也表现出“缩手缩脚”的态度,完达山的言辞则更显含糊。
  除了上述三股力量之外,还有“沉默的大多数”——三鹿奶粉的受害者——在提出诉求。他们不希望因为重组,使赔偿变得麻烦和遥遥无期起来。
  随着重组谈判的进展,各方认识到:存在太多的收购方增加了沟通成本,也无法保障债务的妥善分担。上述人士透露,完达山曾要求如果承接三鹿债务,需要获得某些方面的“对价”。因此,收购方的数量在一、二家之内较为“合理”。
  当然,纠结如果无法自己解开,政府相关部门可能就会动用“有形之手”。据知情人士称,河北省政府有意“拉拢”三元和北京市政府,完达山和黑龙江政府来一起为三鹿“善后”。
  现在,三鹿重组箭在弦上,最后的结局将由各方在这场“博弈”中的力量对比来决定。考虑到收购方的财务压力,定向增发、杠杆收购等收购方式都可能被采用。
  相关稿件
· 中国乳业如何走出“三鹿”危机 2008-10-20
· 三鹿收购陷迷局 群雄逐“鹿”“债”落谁手 2008-10-15
· 三鹿集团去向仍不明朗 2008-10-14
· 后“三鹿事件”时代奶业发展面临三大困局 2008-10-14
· 三鹿,“鹿”死谁手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