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浙江宣布全省推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数千亿潜伏在地下的浙江民间资本或将由此上岸,给大批因资金链紧绷而濒于破产的民企推开一扇希望之窗。相关文件规定,小额贷款公司70%的资金将用于发放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贷款,也就是说,小额贷款公司将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三农。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浙江企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链危机”,从个别企业开始,很快就蔓延到整个行业,直至行业龙头企业,无不处于风雨飘摇之境。而一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金融改革,也在形势的推拉之下,小心翼翼地开始涉探“深水区”。
资金危机蔓延
5月底,台州的“标杆”民企——飞跃集团有限公司突然被曝“资金链断裂”,公司陷入困境,其创立者兼掌门人邱继宝向政府提出破产申请。仅今年一季度,台州就发生涉及银行融资的企业关停或企业主逃匿事件28起,危及银行债权2个多亿。
打火机是温州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目前全球有80%至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都产自温州,然而作为温州打火机行业领军人物的周大虎却忧心忡忡。温州打火机企业数量从1年多以前的600家左右锐减到现在的三五十家,温州的打火机行业遭遇到史无前例的重挫。而一向声名在外的温州皮鞋,今年以来已有70多家企业倒闭。
浙江省银监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银根紧缩”政策已使辖内银行机构的总体信贷供给能力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融资需求扩大,加大了信贷供需矛盾。一季度浙江省全部贷款增量1448亿元,同比少增318亿元。其中,小企业授信户数比年初减少11664户,小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0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全年增量的8.6%。如按小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同期全部贷款发放的进度估算,一季度小企业贷款应增200亿元,实际同比少增150亿元。
“当前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十分严重,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正在加大。”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报告说。
由于信贷资源稀缺,浙江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随之高涨,不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至40%,甚至80%。如果是担保贷款,还要加上担保机构2%至3%的担保费率,融资成本更高。
报告称,今年1至4月,浙江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财务费用增长41%,其中利息净支出增长45.18%,亏损面达21.03%,亏损总额70.60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4.93%。
目前温州市30万家制造企业中,20%、约6万家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其中4万多家已宣告倒闭。
经济界和企业界人士表示,如果今年下半年银行信贷继续从紧,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将更多。
民资风险飙升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浙江的民资非常充裕。温州是浙江省民资尤其充沛的地方。根据温州市金融办提供的数据,2007年温州流动性民间资本超过3000亿元。有人估计整个浙江的流动性民间资本或可达1万亿元。据温州银监局统计,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已从前年的500余亿元的规模发展到今年的600余亿元。
浙江省银监局报告显示,由于资金面持续紧张,众多中小企业只能转向民间借贷,以寻求融资渠道。在目前浙江温州的企业营运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的比例,已经从2006年的60:24:16,转变为现在的54:18:28。报告称,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曾有过民间融资行为,有15%的企业通过民间融资解决资金紧张问题。
银行信贷紧缩,民间借贷利息水平飚升,吸引了更多的“快钱”进入民间借贷市场投资。这不仅意味着借款人收益增加,而且风险也在加大。
浙江民间借贷、拆借业务一向活跃,一些从事非法金融业务的“地下钱庄”,从而有了开展业务的空间。但近年来,因“地下钱庄”引发了多起影响恶劣的社会事件,故广受诟病。
一面是企业融资难,一面是民资充裕;一面是银根紧缩,一面是民间借贷风险高。如何求解这个不等式,是多年来一直困惑浙江的问题。记得在10多年前,浙江省的一位领导就向本报记者表示过要努力求解。
收编民间资金
5月4日,国家银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7月15日,浙江省政府发出通知,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9月至10月,小额贷款公司经审核、依法注册登记后即可正式开展业务。明年1月视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在全省的推广力度。据了解,浙江是银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后,首个对此作出正式反应的省份。
试点期间,原则上在每个县(市、区)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列入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杭州市、温州市、嘉兴市、台州市可增加5家试点名额,义乌市可增加1家试点名额。以温州为例,该市的小额贷款公司首批试点可达16家。目前,温州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民营企业争相要求上马。
在进入门槛上,与银监会、央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不同,浙江提高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其中,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得低于5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2000万元);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得低于8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3000万元);试点期间,注册资本的上限为2亿元(欠发达县域为1亿元)。
按照上述设立数量和进入门槛,浙江至少将要“收编”超过50亿元以上的民间资金。
金融对内开放
相关文件显示,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的意义在于,增加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的供给。并在取得经验基础上逐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范围,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
据了解,浙江省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若有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查处,吊销营业执照,追究公司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并报省有关部门取消其小额贷款试点资格。
“这是民间金融改革的一个大方向,是金融对内开放前进了一大步!”一经济界资深人士称,这几年他一直都在大声呐喊,建议国家要加大金融服务对内开放的步伐,要尽快并放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允许社区银行与民间银行的试点。许多民间金融机构盼望从地下转到地上,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就是方向。
据了解,小额贷款公司放贷,利率基本市场化,只要遵循“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法律规定即可。业内人士均认为,相对于地下钱庄动辄10%的月息
,小额贷款利率不到其1/4,小额贷款公司一旦普及化、规模化,游离于灰色地带的民间高利贷,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