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阻空调旺季前涨价 苏宁投放近千台千元空调
    2007-05-24    记者:段志敏 马岚    来源:京华时报

   “1000元以下空调在北京消失2年,本周起苏宁将让其重现江湖。”昨天(23日),苏宁电器华北地区执行总裁范志军掷地有声。当天苏宁在全国启动为期四周的空调大会战,北京市场,成为与南京、上海、广州并重的四大主战场。

千元空调重现江湖

  为备战大会战,苏宁此次在全国投入100万台空调特价机,总让利幅度达5亿元,其中投放北京市场15%。15万台空调特价机,让范志军对左右市场志在必得:“苏宁将借会战,重新定义北京空调价格坐标。”
  范志军所谓的价格坐标,是指1匹冷暖空调,国产与外资品牌价格分别在1400元和1700元以下;1.5匹冷暖空调,国产与外资品牌价格分别在1700元和2000元以下;冷暖变频空调和2匹柜机则跌破2000元。上述价格坐标,均为非限量销售空调。作为主攻尖刀,北京苏宁以安贞店为主战场,放手将近千台美的、海信、春兰等主流品牌1匹空调降到1000元以下。
  范志军透露,今年苏宁充沛的现金流,使其采购多用现款支付。如对美的、海尔、春兰、松下等主流品牌,苏宁均采用月度8000万到2亿元的预付款采购,仅此一项,苏宁就拥有5%-8%厂家让利。另外,苏宁去年投入使用的ERP系统和北京通州物流基地,也大幅降低了其运营成本。

空调价格上涨乏力

  按空调市场惯例,3月份空调价格是一年中的谷底,进入5月空调价格逐步上涨,到6月份涨到波峰。苏宁此时启动空调大战,逆市力阻旺季涨价的动机极为明显。
  范志军对此直言不讳:“两大因素决定今年空调价格难涨。”
  在范志军看来,铜价高企,是2006年空调集体涨价主要因素。但2006年一度达到8.5万元/吨的铜价,今年已回落到6万元/吨,且铜价上涨趋势基本结束。铜价下降将导致每台空调生产成本降低100-200元。
  其次,2006年空调市场未出现市场预期的大幅增长,造成2006年旺季时库存量快速上升,最高超过1300万台,到2006冷冻年度结束,厂家和零售渠道库存总和依然超过1000万台,创造了历史最高峰值,这使今年空调市场库存消化压力急剧加大。范志军透露,2006年冷冻年度遗留的1000万台库存,至今消化不到1/2。
  今年市场状况,也制约空调涨价难行。范志军透露,根据今年前5个月北京苏宁的空调销售分析,城区市场至今未出现爆发性增长,而五环路以外市场增长迅速。这说明北京城区空调消费增长已滞缓,城乡接合部及郊区市场成为新增长点,但这些市场对价格最为敏感,高价必将伴随着滞销。

市场决定鹿死谁手

  面对苏宁大笔千元以下空调卖单砸盘,空调厂家观点已出现分歧。作为涨价派代表,志高空调北京、内蒙古大区老总朱金福认为,目前已经开始有厂家在逐步上调价格,某些品牌涨幅已有5%-6%,志高很快也将涨价。朱金福认为,虽然今年各企业特价机数量增多,但相比整个空调市场规模,仍只占极小比例,难以对市场产生真正影响。
  海信、科龙空调北京公司老总王敬则认为,毕竟去年已涨过一轮,今年空调价格更可能趋于稳定,目前尚未接到总部任何涨价通知。王敬认为,随着变频空调市场规模扩大,变频空调今年拥有新的让利空间,也将挤占定速空调(普通空调)的生存机会。
  “目前空调企业毛利普遍高于彩电企业,这说明空调业仍有让利空间。”范志军认为:以两大空调巨头美的和格力为例,今年一季度毛利分别为18.54%和18.73%,比各自2006年度毛利增长了0.47和0.59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两大彩电巨头康佳和长虹,今年一季度毛利分别为16.66%和14.45%,比各自2006年年度毛利降低了0.2和1.07个百分点。
  “此消彼长,说明空调企业确实还有让利空间。而在这场厂家与渠道的博弈中,市场供需将最终决定鹿死谁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对此评价。

  相关稿件
· 退市空调岂能一退了之 2007-05-21
· 专家称:选购空调服务非常重要 2007-05-18
· 品质革命成空调业主旋律 2007-05-17
· 空调产品迎来销售旺季 商家纷纷下调价格 2007-05-10
· 大多国内空调厂商笑面欧盟制冷剂专利问题 200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