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海外可能出现“非主流”加息
    2010-06-25    作者:徐建军    来源:中国证券报

    6月以来,海外开始加息的国家逐渐增多。随着“领头羊”美国经济复苏“步入正轨”,全球通胀压力凸显,下半年新兴市场甚至许多发达国家的加息潮可能涌现,可能会给A股市场带来压力。
  去年下半年,以色列和澳大利亚先后加息,但当时全球经济整体上难言有明显起色,所以两国加息暂非主流。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明显迈上复苏轨道,印度、巴西、新西兰等先后加息,尤其是近日加拿大成为金融危机后首个加息的G7国家,价格型货币政策“退出”渐成“燎原”之势。
  已加息的国家除部分受益于资源价格上涨外,另一重要特点是,他们几乎全都实行正式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央行独立性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控制通胀,且有“量化”的加息依据。以色列、澳大利亚、巴西、新西兰、加拿大等莫不如此。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担忧,“缓一缓”再加息可能较为合适。但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国家更加注重货币政策框架的可信性,这也是许多面临通胀压力的国家选择了观望、加拿大和新西兰近日却毅然出手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些国家果断加息的一个有利因素是美元强势为加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往通胀目标制国家在加息上的“领先”行为容易引起自身汇率的较大升值,而在目前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加息所引致的国际资金流入规模相对较小,有利于减小利率政策调整对汇率的影响。美元走强的带动作用预计将在今后一段时间继续发酵。
  下半年各国经济走势将出现分化,欧元区之外的大部分国家都预计有稳定的增长。环顾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中,有加息“潜力”的不在少数,其中包括英国等重要国家。5月英国CPI涨幅已居于3.4%的高位,核心CPI也已达到2.9%,近日已有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产能过剩未能有效压制通胀”,暗示需要提前加息。英国加息似乎已经在风口浪尖上。韩国也正面临加息压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意识到,在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逐渐过去后,如果继续实行目前这种历史罕见的低利率,那么将给经济运行埋下危机的种子。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日关于美国已经“进入复苏正轨”的表态为未来全球范围的货币紧缩提供了“底气”。美国并未公开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除了考虑物价外,很注重维护充分就业等目标,因此眼下加息可能性较小。但伯南克上述表态可能意味着,美联储有关货币政策的措辞有望发生明显变化,强势美元的推动力将逐渐从欧债危机转向自身正在“稳定生成”的加息预期,美元的中期强势将具备更坚实的基础。总体来看,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全球货币政策“退出潮”可能愈演愈烈。当然,各国加息将肯定会更多地采取“小幅慢走”的模式,并不意味着利率短期内会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水平。
  “加息潮”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影响将是广泛的。首先,加息的示范效应会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海外加息减缓了“热钱”流入压力也为调整货币政策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其次,通胀加剧所导致的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导致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会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外部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相关稿件
· “金砖”中最早退出 巴西再加息 2010-06-11
· 不加息恰是综合权衡内外因素结果 2010-06-10
· “退出”时点不易选 欧美月内难加息 2010-06-10
· 巴西央行本周或加息0.75% 2010-06-09
· 加息时机可能已经错过 201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