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区走向全国大市场
    2010-02-26    作者:邓新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即将召开的“两会”,区域经济是个热门话题。致公党提案建议,将安徽加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区。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区、成渝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成为提案关注热点。“两会”之外,有关部委已经开始调研成渝经济区,山东则在大力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生态区。一年多来,珠三角、海西经济区、海南旅游岛等11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都获得批准。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区域经济热。
  经济区在中国有其独特发展历史。虽然政府兴起规划经济区热潮,但中国成功的经济区都是历史自发形成的。学者高王凌在其著作《活着的传统》中指出,形成于明末的长三角经济区,早就奠定了其主要轻工业区的地位,全国主要产粮区则从“苏湖熟、天下足”变成“湖广熟、天下足”,这样的格局延续了几百年。这一传统如此有力,以致改革开放之后,长三角很快就恢复了其被计划经济打断的传统地位。
  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经济区中,大多可以看到经济力量自发运行的影子。这些地区往往有相似或互补的产业结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其中成渝经济区的成都、重庆本就曾经同属一省。政府只是通过规划,承认这些自发格局,并加以推动。张五常教授在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时,认为长三角的地方政府规划得更好,这是忽视了传统的力量。
  上个世纪,区域经济热兴起于国际之间。现在的欧盟,就是从1952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而来。其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等,推动了本区域的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这些经济区加快消除了国家之间的贸易障碍,推动了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各级政府推动的国内经济区,某种程度上是对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学习和拟制。政府通过加快地区之间的合作,消除了许多计划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地区分割,促进了区域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进而推动了全国大市场的融合。
  在全国谋求巩固经济复苏的今天,区域经济热再度兴起,这对于进一步消除权力管制的残余,让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
  经济区的发展应以政府权力的退出为主题。经济区内的地方合作,应是减少政府干预、消除要素配置障碍的合作。一些地方政府大规模地向重点区域投入资源,这固然有利于这些区域发展,但其他区域所获得资源就要减少,压缩了其他区域的发展空间。某些地方刻意把自己瞧不上的产业往合作区域赶,而合作区域也刻意迎接这种“产业转移”,这种政府主导的产业调整模式,恐怕也会留下隐患。从长远来看,政府权力扩大反倒会损害经济区的发展。
   经济区发展目标应是从区域内走向全国大市场。经济区内消除权力干预带来的好处,应同时无条件地与所有地区、所有企业共享。经济区先行先试,所获经验,应尽快推向全国。政府推进经济区发展只应是阶段性措施,最终要实现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由市场进行无障碍资源配置。那个时候,经济区的概念将退出,市场自发形成的特色经济带将成为主流。

  相关稿件
· 创意产业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2009-09-11
· 警惕产业转移阻碍区域经济布局调整 2009-09-02
· 区域经济发展有望迎来“高铁时代” 2009-08-05
· 多边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良性互动 2009-07-06
· 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成中国区域经济又一增长极 2009-05-05